2021年06月22日
第07版:风 物

夏至面

2021年06月22日

  □王永清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代称“夏节”“夏至节”。夏至这天,民间有吃面的习俗,名曰“夏至面”“入伏面”。

  俗话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吃热面是为了驱除邪恶,即用多出汗的方法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毒素和暑气。《魏氏春秋》中就有“伏日食汤饼”之说。《世说新语》记载:“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可见,当时就有了夏至吃面之俗。

  我们通常在夏至日吃的并不是热汤面,而是过水面。面煮熟后,过水,等面冷却后,浇上卤汁和小菜,吃一碗凉面透心凉,可以消暑降温,增加食欲,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因而深受人们喜爱。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

  在唐代,夏至吃凉面就很流行,相传是武则天发明的。武则天在未入宫之前,与情人吃热面烫伤了舌头,于是两人便研究出凉面这样一种新吃法。有种凉面叫“槐叶冷淘”,“诗圣”杜甫还专门为此赋诗一首:“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热,加餐愁欲无。”到了明清时期,凉面的品种就多了起来,花样翻新,诸如帘子棍、一窝丝、韭菜边以及水滑面等。

  记得小时候,母亲在夏至这天总要做凉面给我们吃。母亲用擀面杖将饧好的面团擀成一张圆圆的、厚度均匀的薄面片,再一折一叠,一刀一刀切下,细细长长的面条就呈现在眼前。接着,母亲的手指翻飞,面条随之入锅。煮熟的面条在锅里打着旋儿,母亲用笊篱捞出,用凉水一过,面条根根清爽、滑溜。吃的时候加入黄瓜丝、蛋皮丝、葱花、腌好的香椿芽,浇上油泼辣子、香醋、蒜汁等调料,拌匀后,凉面就做成了。一碗凉面下肚,身心舒爽,唇齿留香。

  有一年五月去北京,在一家老北京炸酱面馆要了一碗炸酱面,服务员端来一个托盘,上面有四个小碟,分别是黄瓜丝、毛豆粒、黄豆芽和萝卜丝,另有一小碗炸酱,紧接着就是冷水过好的凉面。我把这几个凉菜倒入面中,然后又把炸酱拌进去,挑一箸入口。面,爽滑筋道;酱,光亮鲜香。慢嚼,细品,凉爽舒畅,惬意无穷。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时光有时候真的像条河流,将彼此分隔,不管你如何呼喊,都无法回到从前。一转眼我已是奔五的人了,母亲已在前几年永远离开了我们。又到夏至日,我却再也吃不上母亲的夏至面了……

2021-06-22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47396.html 1 夏至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