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本地

收割播种施肥施药等全环节实现智能化操作

智慧农机“三夏”大显身手

2024年06月13日

本报记者 杜倩倩

  当下,我市进入了忙碌的夏收时节。在元氏县董堡村数百亩连片田地里,麦浪滚滚。脸上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新农人” 杜志文身着衬衫西裤,与“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战双抢”的传统印象相比,似乎有着很大不同。2000多亩麦田静静地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金色——除了几台收割机紧张地穿梭作业,广袤的田地看不到几个劳作的农民。

  杜志文是元氏县董堡村佳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他掰着手指头算账:“与农民传统的分散种粮相比,合作社规模化托管,从耕到收,平均一亩地一季种植成本能减少100元,粮食亩产能提高近50公斤。投入更低、产出更高,粮食质量还有保障。”

  对于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新农人”而言,“精耕细作”不再是掌握基本农事规律后苦卖力气,而是将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赚取收益,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正发生变革。

  “今年雨水足,麦粒饱满,成熟度也好,这两天都在抢抓晴好天气收割。” 杜志文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

  粮食烘干塔设备及配套设备、2600平方米的粮食仓库、1005平方米的通风储藏库等为合作社产业化一条龙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四轮植保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机器的加入更是让合作社逐步走向智慧农业。“早上收割带打垛,下午施肥和播种,有科技撑腰,丰收底气更足了。”杜志文说。

  农机给力,收种方便。在今年的“三夏”现场,智慧农机成为当地的一支农业生产生力军,它们驰骋在田野上,科技“范儿”十足。

  在藁城区南孟镇的麦田里,成方连片的麦田,满目金黄,小麦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轰鸣向前,割麦、脱粒一气呵成,打开粮仓,只见麦粒颗颗饱满、粒粒金黄,一派丰收美景。

  “开着这台智慧农机,既能从显示屏看到眼前实收的小麦面积,还能凭借智慧农机平台随时了解待收地块的分布情况。”农机手刘和宾向记者介绍,这块地多久收完,收完后下站去哪儿,靠着智慧农机提供的信息,对收割转场能够更加心中有数。

  智慧农机的“点”上发力,背后是我市农业信息技术的“面”上助力。我市各地通过物联网实现对小麦收割、高速精准播种、精准变量施肥、施药等全环节的智能化操作,如今,智慧农机正在广袤的麦田中大显身手。

  正值忙碌的“三夏”时节,然而赵县何庄村村民徐如子却当起了“甩手掌柜”,这是为何?“我今年80多岁了,种地体力跟不上,孩子又常年在外跑运输,每年农忙的时候总是花钱雇人来帮忙。现在把家里的10余亩土地流转出去后,光流转费就有一万余元,和自己种植收益差不多,年底还有盈余分红。”何庄村村民徐如子高兴地说,地里的活再也不用操心了,只要等着收钱就行。

  2023年,何庄村4000余亩土地全部实现流转,由河北冀粮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经营。公司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引导广大农户流转土地,让土地连片又好种,实现土地高效利用,提升种植效益。

  对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经营的底气在哪?智慧农业首屈一指,“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大型智能农机具的应用不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让农业生产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为我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赵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中原大地上,“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农忙景象渐渐淡出视野。田间地头的农事正发生变化。

  无人智能农机、智慧管理平台、智慧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技术应用不断开花结果,手机成为种田“新农具”,数字成为农事管理的“新农资”……智能农机“携手”智慧平台,新质生产力赋能夏粮丰收,以科技创新引领智慧农业领域技术持续突破。

2024-06-13 收割播种施肥施药等全环节实现智能化操作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168634.html 1 智慧农机“三夏”大显身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