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风 物

封龙山:孕育灿烂文化的历史名山

本报记者 杨惠玲/文 张晓峰/图

2024年06月12日

  建于封龙山中的封龙书院,是我国历史上北方著名的书院之一。

  巍峨壮丽的封龙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华夏名山。

  封龙山石窟中的精美雕像。

  华夏名山封龙山,因山势如伏龙欲飞,故名“飞龙山”。唐代前“飞”“封”并用,自唐代开元年间,始专用“封龙山”之名。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中山国即在封龙山南麓建飞龙邑,为北方重镇之一。以山名邑,说明封龙山古时即有名。东汉碑刻《元氏封龙山之颂》中的诗句“天作高山,实惟封龙。平地特起,灵亮上通。嵯峨 峻,高丽无双……”是封龙山挺拔秀丽、蜿蜒起伏、巍峨壮丽的真实写照。

  山

  束

  封龙山位于元氏县西北,地处元氏县与鹿泉区交界处,距元氏县城约25公里。封龙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海拔812米,面积约40平方公里,西接太行群山,东临华北平原,山势巍峨,峰峭石奇,宛如一条奔腾的巨龙,匍匐在绿色原野。

  封龙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山,不仅以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闻名遐迩,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教育成就也在我国文化史、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势“屈折若飞龙”

  封龙山古时曾名“飞龙山”。《星文图》曰:“山应轩辕十星,屈折若飞龙之状,故云。”

  封龙山上古老的花岗变质岩,经历了亿万年的变迁,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造成了龙首、狮子、熊耳、华盖和螺峰这封龙五峰。龙首峰是封龙山之龙头,上有一孤石,石壁如削,奇险无比;狮子峰恰似一头雄狮,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熊耳峰则像一只笨拙的大熊双耳矗立,聆听着山风呼啸;华盖峰则山顶平缓,形成“华盖”;螺峰远望似海螺出水,生动秀美。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先商民族就开始在封龙山山麓定居,以牧为生。

  约公元前800年,西周王朝在山南麓封軧国,因濒临泜水而得名。此后,居于北部的戎人沿封龙山东麓不断南侵。

  约公元前414年,中山国在封龙山南麓建飞龙邑和石邑(今鹿泉区北故邑村南)两座城邑。

  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赵攻中山国,中山献鄗(今高邑)、飞龙、石邑、东垣(今石家庄市东古城)四邑求和。飞龙邑从中山国划入赵国版图。

  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著名学者伏恭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此后,学者李躬在封龙山收徒讲学。

  7世纪后期,唐代名臣郭震曾讲学于封龙山封龙书院。之后,唐代隐士姚敬居封龙山下,收徒讲学。

  后唐清泰年间,真定名士李昉在封龙山创办书院,收徒讲学。

  北宋中叶,封龙书院已具一定规模,藏有九经等书,张著为山长。此间,佛、道兴盛,封龙山寺观林立。

  元宪宗元年(1251年),栾城籍数学家李冶从山西东归,买田封龙山下,收徒讲学。翌年,真定名士张德辉受命提调真定学政,与元好问、李冶常聚于封龙山,人称“龙山三老”。此时,白朴、李文蔚、王仲常等随学于封龙山。

  1306年,藁城名士安熙主持封龙书院,率诸生徒举行开学祭祀孔孟典礼,著《封龙山书院释莱先圣文》。

  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封龙书院已颓毁,仅存读书二洞。柏乡县名士魏谦吉游封龙山,与魏承谟等人筹划重修,出资在浮屠宫西北建室以藏诸贤圣像。

  清道光年间,正定知府沈涛遍访正定各县金石碑刻,拓印校注。在此期间,他几上封龙山,编纂成《常山贞石志》一书,录封龙山碑刻甚多,在国内外影响广泛。

  封龙书院人才辈出

  封龙山是河北教育史上的名山之一,早在汉代就是教育发达地区。

  东汉时期,著名学者伏恭“迁常山太守,敦修学校,教授不辍”,极大地促进了常山郡教育的发展。后来,学者李躬开始在封龙山讲学。《续文献通考》记载,山中有“汉李躬授业之所”。

  据考证,唐末五代时期,位于封龙山的西谿书院的创设,引领了石家庄书院的发展,点燃了石家庄书院的星星之火。

  至宋代,北宋名相李昉曾在封龙山创设中溪书院和封龙书院收徒讲学,开河北书院教育之先河。

  元代时,封龙书院得到空前发展,进入鼎盛时期。1251年,栾城籍著名数学家李冶结束了流亡生活,从山西东归,“买田封龙山下,学徒益众”。他在乡民及真定路都元帅使史天泽、真定督学张德辉和著名学者元好问等人支持下,重修李昉讲堂,重振封龙书院。

  继李冶之后,藁城籍学者安熙主持封龙书院,“其教人以敬为本,以经术为先,弟子来去,常至百人”“四方之来学者,多所成就”。著名文学家苏天爵就是安熙的门生。

  封龙书院人才辈出。封龙山文化教育的奠基者李躬曾为汉明帝刘庄的启蒙老师;唐代武则天的爱将郭震到此游学;重建封龙书院的李昉为北宋名相;《清明上河图》的首跋者张著曾在封龙山担任山长,因其首次在《清明上河图》上题跋,世人才知道了张择端;被后人称为“龙山三老”的李冶、元好问、张德辉在封龙书院讲学、授业、著述;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在封龙山一代广为流传,“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在书院求学时创作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戏曲家尚忠贤、杂剧家李文蔚、集贤学士焦养直、文学家苏天爵等名贤儒士,都曾就读封龙书院。其中,成就最为显著的是金元时期著名数学家李冶,在封龙书院讲学期间完成了《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两部数学著作。《测圆海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以天元术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是“立天元一”表示所求的未知数,即“立天元一为某某”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设x为某某”。《益古演段》是推广和普及天元术的数学名著。李冶是数学未知数的最早发明使用者、是代数解方程的创造者、是最早使用数字“0”的古代数学家、是小数和负号的发明者,数学界称李冶为“半符号代数之父”,他的研究成果比欧洲早300多年,在当时世界数学史上居于尖端地位。

  文化遗迹璀璨瑰丽

  汉代时,封龙山与元氏境内的三公山、灵山一同得到了官民的祭祀,在以后的历代,佛、道、儒三教均在此留下了重要遗迹。

  北齐时期,开凿佛教石窟造像之风大兴,南有邯郸响堂山石窟,北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间地带就是封龙山石窟。封龙山石窟作为佛教石窟造像遗迹,2013年成为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包括西石堂、东石堂和八仙堂,都分布在封龙山南坡,但东石堂、八仙堂内摩崖雕刻均已不存。遗存下来的石窟造像虽历经沧桑,有所破坏,但仍闪耀着瑰丽色彩。

  西石堂又称“西石窟”,位于封龙山南麓、北龙池村北的山坡上,自西向东分为一号、二号、三号石窟。

  一号窟为三世佛窟,窟口呈圆拱形,窟内地面为方形,长宽皆3米有余,穹隆顶。窟内左、右、后壁各刻有一尊主佛,四壁还刻有大大小小九十多个小佛龛。小佛龛题材不一,形式多样,各有风采。从主佛旁边一些站姿的小佛的着装来看,一号窟开凿时,佛教传入中国时间还不长。二号窟为千佛洞,正中是一中心石柱,柱上雕刻如来坐佛一尊,佛身后还刻有背光。窟内四壁浮雕的造像纵横交错,计有千余,因之此窟被称为“千佛洞”。二号窟的窟顶平整,中心藻井当时以黑、白、赭三种颜色彩绘了缠枝莲花图案,仔细辨认,还能依稀看到暗红色的花卉图案,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彩绘应该是非常精美的。三号窟刻有卧佛一尊,佛像头枕莲花纹方枕,右手置于头下,左手放置身上,双足并拢,双目微合,神态安详,头西足东,侧身卧于石台之上。卧佛面部及足部雕琢细腻,躯体只有阴线刻纹,寥寥数痕以示衣褶,与头脚的雕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西石堂开凿时间的确定,是北齐一个叫刘秋礼的人“无意”中帮后人完成的。他于北齐武平三年(572年)到此一游,在石窟东侧崖壁上留下了“中山刘秋礼武平三年之时”11个刻字。此人名不见经传,刻的字也随山就势、散乱无章,但这些珍贵的遗迹,证实了西石堂的开凿年代应在公元572年之前。文物专家根据雕刻风格判断,一号窟大约完成于北齐,二号窟完成于唐代,三号窟完成年代有争议,有人认为在宋代,有人认为是明代。

  在封龙书院还建有一座“汉碑亭”,里面藏有比封龙山石窟更有名的两通汉碑——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这两通石碑为河北省汉碑独有,在我国书法史和文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称为学书之典范。

  祀三公山碑刻立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虽然历经19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碑上的字迹绝大部分依然完整清晰。该碑书法篆隶相兼,清代金石家方朔曾感叹:“仅能作隶者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者亦不能为此书也,必得二体兼通,方能一家独擅。”祀三公山碑为汉碑群体中独行者,学其者甚多,如历代书画大家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他们从中各有所取。

  白石神君碑比祀三公山碑刻立年代稍晚,刻于东汉光和六年(183年),保存得更为完好,碑额阳刻的篆书“白石神君碑”五个大字清晰无损。白石神君碑的碑首与碑身为一整块青石,碑帽式样很特别,顶部呈圆形,两边各镂空雕刻有一条造型简单的龙,龙身下有仙人作擎龙状。白石神君碑被历代金石家著录,是研究我国文字由隶向楷演变的极好资料。

  伴随着一些著名建筑和景观的逐步恢复,如今的封龙山正在逐步恢复昔日的风采。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华夏名山,正以崭新的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4-06-12 本报记者 杨惠玲/文 张晓峰/图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168532.html 1 封龙山:孕育灿烂文化的历史名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