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知名学者孙万勇新作《品读正定》,是他继《品读石家庄》《品读西柏坡》后,品读历史文化系列丛书的第三部,是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展现正定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作品。多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本报记者 石雅彬
品读地方文化的区域范本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陈晋高度评价了《品读石家庄》《品读西柏坡》《品读正定》三部曲,尤其是《品读正定》“无疑又登上一个新台阶。它不仅写了历史,而且融会贯通于现代;不仅写了鲜为人知的故事,而且写了故事背后耐人寻味的意境和浩然之气;不仅写了影响历史的重大事件,而且写了正定人的精神与气质。的确品出了境界,品出了新意,品出了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一本佳作。”“从这本书内容也不难看到中华民族弥漫各地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作者以大视角、大视野俯瞰正定的千年文化文明史,以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品味文献史料、人物事迹和历史事件,贯通千年文脉,弘扬传统文化。”河北省政府参事室(河北省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王彬总结出了这本书的一大精妙之处。在他看来,《品读正定》仿佛穿越了历史长空,身临艺术长廊,抚摸文化瑰宝,感悟正定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人文精神之可贵,令人向往,引以为豪。尤其是一个“品”字呈现给读者的是精神文化盛宴,在畅快享用的同时予人自信,让读者从中“品出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品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品出了博大的人文气质,也品出了强烈的文化担当。”
原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中央美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张新建讲了自己在读过这本书之后的几点感悟:第一,只有把古往今来的文化作一个系统全面的溯源寻根,才能深深地奠定文化自信的基础;第二,这是百科全书式跨学科的寻觅,作者涉猎的面非常广泛,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素材,而且把叙述和评论相结合;第三,这本书是用“正定·中国”范本来讲好中国故事,如果把这种品读地方的范式继续推广下去,组成灿若群星的品读地方的区域范本,就构成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大系列、大故事。第四,这本书是秉持了在文化上“两个结合”的成功实践。最后他指出,作者创作这个“品读”系列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既是建设者,又是亲历者;既是记录者,又是贡献者,他把他的全部感情倾注在这块神奇土地的时候,他的思想和这块土地就会共同升华。
打破文体壁垒的“跨界”之作
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知名理论评论家李春林,对作者孙万勇以及出版这部书的学习出版社表达了敬意。他说,孙万勇的“品读”系列作品他都读过,他认为这个系列之所以好看、耐读,最大魅力在于打破文体壁垒——“跨界”。“品读是一种独特的写法,历史向左移一步就是哲学,向右移一步就是文学。好的历史著作是打通文史哲的。”李春林说,“知识、感情、哲学、思考构成了《品读正定》,非常好看……用开创性的写作方式,跨界的方式打通文字,有了这样的写法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达到最大的共情效果。”这三部作品将叙事、抒情与评述相结合,越写越精彩,正可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这一系列作品融历史考证、哲学思考、文学表达于一体,他认为,总结一下这种模式,“不光具有文化意义、教育意义、政治意义,在文学创作上,对文史宣传、对写作都有很大的意义。”
李春林还认为,这本书抓到了“隔”与“不隔”的最佳状态。“隔”是美学上的重大的概念,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才能感同身受;出乎其外,才能高瞻远瞩,就是距离产生美。在“隔”与“不隔”之间才能感情丰富,才能笔端存在感情,但是也只有突破表象才能看得更透彻,想得更明白,写得更全面。“一个人写一个地方,写得最好的不是当地人,而是在当地生活了一段时间,又离开了当地再写。老舍先生是北京人,他写北京写得最好的作品是在他旅居伦敦时完成的,叶圣陶先生写苏州也是如此。这就是‘隔’与‘不隔’。”这本书的作者曾在正定工作,现在离开正定再来品读正定,因此笔端带着思考、带着乡愁。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戴建兵指出,这本书特别讲政治,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特别鲜活的写照。这本书也特别有感情,既是对历史文化的敬畏,又是对当地文化的感悟,更是对百姓的热爱。在书中所描述的内容,尤其是一些评论,能够体现出“奠基于正定历史文化之上的强烈的文化自信”,作者在书中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诸多文学大家、科技巨匠等贤士英豪的历史功绩,如数家珍般展示了一座千年古城的文化瑰宝,深度品读了正定厚重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人文气质,凸显了作者对正定的浓烈感情。
戴建兵还指出,这本书史料翔实,作者旁征博引,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正定作为古城,历史上曾有许多建筑闻名一时,在不存之后,后人常有惋惜怀念之意,潭园便是其中之一。作者爬梳大量史料,从潭园修建年代入手,列举清代学者梁清远、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等人对潭园的记载,分析出潭园的初建年代。之后,作者又对潭园建在何处、美在何处、存续时间等进行探究,最后展开丰富想象,贯通古今,将历史上的潭园与现实中的园林联系在一起,展现正定悠久历史的同时,也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赓续传承。“这么多东西,历史、文化、艺术、医学、建筑、中外关系……把这些都变成不管是官员、学者、普通读者、当地乡亲还是异地的游客,都愿意读的文字,而且大家读愿意被书里的思想所浸染,认同书里所说的东西,这是很不容易的。上下千年,古今中外,真是辗转腾挪,特别有味道。”戴建兵说。
启迪今日的思考之书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河北师大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文学评论家李浩谈到,有批评家认为有两类人容易成为作家,其中一类在本土生活对本地了如指掌的人,孙万勇曾经在正定生活工作,他对这片土地的发生、发展了如指掌,对本地的历史了如指掌,加上他的知识分子的求真气息和知识功底,这些特质让他写出了《品读正定》。另外批评家谈到我们的文学、文化写作除了作家个人的才华之外还要有真情的投入。作家在写下的文字中连接自己的哀愁,连接自己的毛细血管,“他因为懂,因而传达了这种懂;他因为爱,因而传达了这份爱。读者会因为作者的真诚和真情而感同身受。”我们在阅读《品读正定》这样文字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投入,正是这种情感投入,使得《品读正定》成为新颖独特有价值的好书。
在李浩看来,《品读正定》不仅是一部资料真实、研究准确的资料书,更重要的是作者能够跳出史料看史料,他注重的是归纳总结,更注重的是史料背后的深意,是史料和史料之间的关联性和内在勾连,作者在写东垣古城和常山战鼓时,说道:“城市可以兴废,治所可以迁徙,只有历史不会停滞,文化不会中断,它还会以某种形式延续、发展。”作者言说正定历史并不止于平面呈现,而是希望从历史之思中找到今日的解决之道、发展之道,以及历史中所蕴含的种种道理。因此《品读正定》也是一部“可以发今日之思,让我们更多地审视当下的国情现象,思考中国农村如何发展的思考之书、启示之书;更是一部能够激发我们历史荣耀,强化我们历史文化自信和家乡情感的情感培育之书,加强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年轻人的自豪、自信和家国情怀的精神读本”。李浩还特别赞赏这部著作的通俗性,他说:“(这本书)走的是史学通俗化的道路,希望能把史料的珍稀风味价值和微妙之处以一种通俗化的简洁化的方式传递出来,传递给大众,让他们同样能获得美妙滋养的提升。”
《品读正定》的作者孙万勇谈到自己的创作思想时说:“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曾经在正定工作,那四年时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对这里的历史文化印象非常深刻,从那时候开始我有个想法,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好好地写一写正定,写一写正定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这里与众不同的人文气质。”“这个地方历史太厚重了,文化太灿烂了,就像是一本大书,真正读懂它不容易,能够读出点味道来更不容易,我是带着敬畏之心写的。”在实践中探索,他尝试从几个方面反映正定的文化。第一,品出正定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品出正定对中华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第三,品出正定传统历史文化的精华。第四,品出正定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的大众人文精神。第五,在表达方式上,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史论结合、通俗易懂。“正定城是一座伟大的城,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