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迪) 200余件材质多样、造型别致、装饰精美的枕文物,共同述说我国枕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7月22日,“高枕无忧——中国历代枕文物特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区13、14号展厅揭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广州南越王博物院藏枕196件、邯郸市博物馆藏瓷枕5件、河北博物院藏瓷枕17件,其中,南越王博物院有50余件文物是首次在院外展出。这些展品以瓷枕为主,时间跨越西汉到近现代各个阶段,分为“枕·文化”“枕史掠影”“枕之形”“枕之纹”“枕之工”五个单元。通过枕的文化、历史、形制、纹饰和工艺,展示内涵丰富的枕文化及枕中蕴含的古人智慧和审美情趣。
黑白彩虎形枕、清三彩钱纹蝴蝶形枕、白地褐彩猫形枕……一进展厅,一件件各具特点的枕头,吸引着人们细细观赏。按照历史顺序,展览分别展示了汉代、唐代和五代、宋至元、明清、民国、当代几个时期的枕头。一路走去,参观者可见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民俗习惯。该展览策展人、河博陈列展览部文博馆员蒋飞飞介绍:“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发现最早枕的实物,汉代上层贵族以玉石枕随葬。隋唐时期,陶瓷业兴盛,瓷枕渐趋普及为日常用具。宋辽金元时期瓷枕文化的发展达到巅峰,至明清以后逐步衰退。”
三彩卧兔形枕的白兔惟妙惟肖、褐地黑白彩虎形枕的小老虎憨态可掬、白地褐彩猫形枕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枕之形”单元展现了枕的不同形制,除了方形、束腰形、多角形等日常的几何形外,古人还运用仿生和象形的方式创造出兽形枕、人物枕、建筑形枕等造型奇特的枕,这些枕或寄寓美好祝福,或寓意避邪祛恶。
“枕之纹”单元则展示了枕上的文字、诗词、绘画等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些枕头上的诗文自在潇洒,所绘花草柔韧有力,猛兽威风凛凛,婴孩天真无邪,古代百姓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之道,就在枕上这一片小小天地中,悄然展现。“枕之工”单元主要说明瓷枕的制作过程及制作工艺。这几个单元前后贯通,相辅相成,为观众奉上了一场中国枕文化的视觉盛宴。
该展览策展人、河博陈列展览部文博馆员蒋飞飞介绍说,这也是近年来国内规模最大的枕文物展览:“无论展出文物数量,还是展厅面积等都首屈一指,展览内容也很丰富。展览旨在以枕为媒介,让文物说话,展示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体现古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通过枕文物中蕴含的吉祥寓意,深入了解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展览将展至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