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2日
第06版:经济·生活

帮忙经济 有求必应吗

2021年11月22日

  提供帮忙服务的工作人员正在帮客户送花。

  一位市民的订单截图

  各种帮忙服务颇受市民青睐,图为一位跑腿小哥正在准备出发。

  □本报记者 焦莉莉 文/图

  外出旅游,请人帮忙照看家中宠物;给客户传送重要文件,请人帮忙跑腿;因无暇去营业厅办理证件,请人帮忙代办……近两年, “帮忙经济”新业态悄然兴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

  随着这个新业态不断发展,覆盖领域越来越多,帮忙服务的内容也不断拓展和丰富,已经从人们熟知的代驾、同城跑腿等,发展到医院陪诊、减肥监督等更多新的服务项目,提供的服务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对于这些新鲜服务,社会各界如何看待?如何正确引导这个“帮忙经济”发展呢?

  “宅经济”助燃

  供需服务精准匹配

  近日,刚刚生完宝宝的产妇黄女士急需一个奶瓶加热消毒器,而疫情防控期间,家人进出住院楼又不方便,这可怎么办?在同病房的病友推荐下,她从手机平台上找到跑腿服务,让跑腿小哥帮她去超市代买奶瓶加热消毒器,除了商品钱,另付了15元跑腿费,解了燃眉之急。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减少外出频次,宅在家中的市民通过跑腿服务来获取帮助,着实让“帮忙经济”火了一把。有人蒸了大闸蟹,想让同城的姐妹尝尝鲜,跑腿小哥骑上电单车,十多分钟随即送到;年轻人担心异地年迈的父母,从平台下订单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提供日常服务。

  记者发现,为市民提供帮忙服务的,多是外卖小哥。外卖小哥原本只负责送餐,而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加上市民的需求五花八门,在“帮忙经济”持续火热的过程中,外卖小哥已经不只是风雨无阻地送饭了,而是开始接各种“活”。来自美团跑腿的大数据显示,2021年1至10月,石家庄市民下单跑腿的帮送服务中,前三名分别是送文件、送数码产品、送服饰;跑腿帮买的服务内容前三名是,买甜品、买生鲜、买酒水饮料。

  “除了送餐外,我现在每天能接到十多单‘帮忙订单’,有的订单是帮买东西,有的是帮排队、送钥匙,还有外地工作的年轻人,下订单让我陪他们父母去医院挂号看病。”张阳是一名美团跑腿的小哥,他感觉自己的工作越来越有意义,帮忙后时常会收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感激。这些帮忙服务的事情虽小,但人们有时解决起来还真棘手。张阳分析,一方面碍于“人情债”难还,不好意思开口求人帮忙;另一方面,人们注重隐私,未必能找到可靠的人并有时间来“搭把手”。

  在这样的场景下,用钱来解决问题既省事又省心。可以说,“帮忙经济”正是精准对接了人们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服务需求,而正是因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飞速发展,才能实现这样精准的供需匹配。

  满足个性诉求

  服务项目扩容细化

  “帮忙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风口”,各式各样的平台也应运而生,例如美团跑腿、闪送、一喂跑腿、蜂鸟跑腿等诸多软件。每一款软件都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忙服务”,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青睐。

  “我今年找了好几次跑腿的小哥帮忙,确实省时省力,很方便。”市民张果岭说,有一次,她要去外地出差,快到火车站才想起来忘带一份文件。“如果我自己回去拿,一来一回折腾完,火车早开走了,找跑腿的小哥帮忙,至少省一半时间。”

  “帮忙经济”的服务甚至已经不限于同城了,跨城市的订单也很常见。例如,去一个城市旅游,提前通过平台的跑腿服务把需要买的东西送到指定地点,还有去景区代排队买门票等。

  从凡事亲力亲为到不再事必躬亲,借助便捷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帮忙经济”正以更加专业的姿态融入到人们生活中。一些是人们已经熟知、认可甚至形成了固定职业、行业的,比如陪练司机、海外代购、酒后代驾、同城跑腿等;一些是尚处起步阶段,比如婚礼伴娘、面试辅导、医院陪诊、代喂宠物等;另外,还有一些服务则相对比较特殊,比如帮助监督学习、帮忙疏导情绪等。

  由此可以看出,“帮忙经济”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扩容的过程,所提供的帮助服务越来越丰富、细化,并且这种丰富和细化顺应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增长,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消费选择,生活也就有了更多可能。同时,这些服务又为社会提供了新的专业岗位,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帮忙不越界

  “锦上添花”美好生活

  “帮忙经济”的流行,也让部分消费者衍生出了“奇怪要求”,有的甚至挑战公序良俗,让新业态难以避免地经历发展阵痛。

  垃圾分类新规刚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很多人为如何准确分类投放垃圾发愁。在一些平台上,马上就有了“代扔垃圾”广告,有的按住户的不同楼层制定收费标准,并有“包月免费提供干湿分离垃圾桶”“免费代扔3次”等优惠。如此“有求必应”,非但没有收到预想中的喝彩,还违背了垃圾分类推行的初衷,因为缺少参与而让人滋生了偷懒的想法。

  面对帮忙刷单、帮忙道歉、帮忙写论文、帮忙相亲等服务需求时,要“有求必应”吗?

  毋庸置疑,答案是否定的。不论是请求者还是提供方,都应有清醒的认知,服务应当遵守起码的道德底线和法律规定,实现帮忙不越界。

  在此提醒消费者,在下单“帮忙服务”时,自己心里得“有杆秤”,有些事情亲力亲为才有意义,有些事情违法越界绝不可碰。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应事先对服务提供方进行一定考察,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尽量选择正规经营、服务规范的平台,防止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对于帮忙服务的内容事项,网络平台应该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监督,强化平台的风险提示义务,阻止各种违法或不道德的委托行为。

  监管部门既要对新业态抱有包容审慎的态度,同时还应该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对业态进行合理引导和监管,促其健康有序发展,让这些新业态更好发挥出正向作用,更好发挥“帮忙”的作用,为大家的美好生活“锦上添花”。

2021-11-22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65065.html 1 帮忙经济 有求必应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