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青年进行曲》
向前向前向前
民主的青年要勇敢地冲向前
去冲破黑暗的统治
去打破法西斯的防线
我们反对卖国
我们不要饥饿
我们不怕威胁不受欺骗
血腥的恐怖
更使我们团结像钢铁
特务警察刺刀皮鞭
更使我们千锤百炼
为了生存为了自由
我们不怕流血不顾艰险
不顾艰险向前向前向前
民主的青年向前向前
为了生存我们不怕流血
为了自由我们不顾艰险
我们不怕流血不顾艰险
不顾艰险高举民主的大旗
迎接胜利的明天
72年前,在石家庄这片红色热土上,一群满怀革命热情的青年人创作出大型话剧《民主青年进行曲》,话剧一经上演,立刻引起轰动。话剧的同名插曲也成为当时很多进步青年的必听曲目,因为这首歌唱出了他们不惧流血牺牲、勇敢地冲向前的无畏精神。
时间流逝,经典隽永。如今,再听这首《民主青年进行曲》,依然激荡人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历史中,那些前赴后继,用青春发出怒吼的青年榜样浮现在我们眼前,激励我们用行动留下为国担当的青春印记。
□本报记者 李莉雅
“这些历史建筑仿佛能带着我们,穿越到那群青年人身边”
初夏的清晨,张红旗和往常一样,先是步行到常山公园晨练半个小时,再慢跑回家,返程路过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时,他总会抬头望一下院内那座尖顶的教堂式建筑。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的旧址就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院内,那座教堂式建筑就是当年华北大学的礼堂。当年,话剧《民主青年进行曲》就是在华北大学创排和首演的,那首同名歌曲也曾在这里唱响。
5月24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感受当年的峥嵘岁月。顺着临床部的北门向左再向南,走不了多远便看见一座尖顶的教堂式建筑,建筑一侧矗立着一座石碑,“华北大学旧址”几个字赫然入目。
因为相关部门正在进行文物修缮工作,所以整座建筑架设了施工的铁架,并被绿色的施工挡板围住,一座巨石矗立在建筑正门左侧,只能看到“华北大学”四个字。
说起华北大学,来历也是相当不凡。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原属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原属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为解放全中国培养干部。华北大学的校址就设在河北正定县城,毛泽东还为华北大学题写了校名。学校由吴玉章任校长,范文澜和成仿吾任副校长。
华北大学下设四部两院:一部是政治训练班,对知识青年进行短期政治思想训练;二部是教育学院,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干部;三部为文艺学院,培养文艺干部;四部为研究部,从事专题科学研究,培养、提高大学师资水平;两院是工学院和农学院。
1949年2月,华北大学迁入北平。由于办学规模扩大,先后在正定、天津创办了分校,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所高等学府。
虽然办学不足两年,但英才济济的华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从1948年8月至1949年底,华北大学在成立不过一年多的时间里,培养了约两万名干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有14000人毕业。
不仅如此,华北大学还裂变出新中国多所高等院校。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除此之外,华北大学工学院独立出来发展为北京工业学院(后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二部外语系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三部离开学校后分别筹建、创立了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央音乐学院等。
张红旗告诉记者,之前他曾经带着孙女到这里参观,对里面的陈设记忆犹新。“礼堂内部空间很大,可以容纳几百人,四周墙壁上有关于华北大学的一些照片和介绍。而舞台上精美的罗马柱和演出用的帷幔,以及台下一排排的板凳,都让人对那个令人沸腾的年代和洋溢的青春产生无尽的遐想。”
教堂式建筑东侧的栖贤楼是一栋白色的二层小楼,吴玉章和丁玲都曾在这里办公。小楼设有露台和拱门,楼南面的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棵300年树龄的侧柏,虽是古树,却仍苍劲青翠,这座小楼掩映在古树之中,显得别有韵味。
“这些历史建筑仿佛能带着我们,穿越到那群青年人身边。”张红旗说。
“一群青年人团结在一起,共同创作出了这首经典之作”
从栖贤楼向南走,记者见到了雕刻精美的上马石和一口早已不用的御井。医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华北大学时期,御井是师生们的取水地,而用骡子驮粮食、书籍的时候,踩着上马石往骡子背上放东西也会省力气。此外,还有一座青灰色的二层楼,是当年华北大学的学员宿舍。
“每一次经过这儿,我都会不由地想象,当年,那群青年人是不是曾经聚在御井旁商讨剧本的创作,讨论累了、渴了,他们就从井里汲水润润嗓子。晚上,他们回到宿舍仍不舍得休息,继续挑灯讨论、修改剧本……”
《民主青年进行曲》是由华北大学第二文艺工作团演出的,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大学第二文艺工作团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时的演出单上,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夏淳、宋垠、田冲、方琯德、胡宗温、李醒、童超、苏民、狄辛、马群、童弟,他们都是后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中坚力量。
夏淳是《民主青年进行曲》的导演,它的编剧包括贾克、轲犁、田冲、桑夫、赵辛生、蓝光、李洵、夏淳、刘谷、黄悌等,是一部集体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
编剧之一的贾克曾经写了《<民主青年进行曲>的创作过程》一文,文中介绍了《民主青年进行曲》的创作原因:“1948年5月初,华北联合大学校务会议决定,以中国民主青年斗争为题材,写一个剧本,献给将在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代表大会。”
当年接到任务后,创作组首先决定写歌剧,后来因为歌剧排演的难度太大,又改成了三幕七场的话剧。6月初,开始排演剧本,又改成了三幕六场。1949,进行了首次公演。
《民主青年进行曲》写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北平的学生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要求民主的故事。反映了进步青年学生在地下党领导下,开展“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
话剧一经上演,立即引起轰动,并在石家庄公演多场。其中的插曲《民主青年进行曲》由夏淳作词、萧晴作曲,每一次公演时,都会好评如潮。
北平解放后,《民主青年进行曲》由华北大学第二文艺工作团继续演出。1949年,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华北大学文工团受邀演出了该话剧,很多参会代表在日记里都记载了他们观看演出时的感受,一位代表这样评论《民主青年进行曲》:“党的领导表现的很成功。”
1950年,刚刚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把话剧改编成电影,由王逸导演,集中当时全国最优秀的电影演员孙道临、谢添、方化、姚向黎、桑夫等。现在,我们还能在网上找到这部电影的视频。
“它让当年的青年人团结起来,也能让现在的青年人汲取力量”
22岁的吴亚楠家就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56临床部附近,以前她并不知道这里有华北大学旧址。“我有一位高中同学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听她说了之后,我才知道。”吴亚楠告诉记者,后来,她和那位同学一起到这里参观了一番,还拍了很多照片留念,两个人感觉自豪极了。
不仅如此,她还帮同学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知道了原来在这里曾经诞生过一部歌颂青年人的话剧——《民主青年进行曲》,还找到了话剧里同名插曲的歌词。
“向前向前向前,民主的青年要勇敢地冲向前,去冲破黑暗的统治,去打破法西斯的防线,我们反对卖国,我们不要饥饿,我们不怕威胁不受欺骗……这首歌曲写得太好了,它让当年的青年人团结起来,也能让现在的青年人汲取力量。”吴亚楠说。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历史上,有无数青年榜样的身影,他们就像《民主青年进行曲》歌颂的那样,满怀热血、前赴后继,用青春发出怒吼。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镌刻下自强不息、为国担当的青春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