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5日
第07版:文艺副刊

小温

2021年01月25日

  □张新文

  

  如果一个人在雪夜里赶路,忽然看到前方有零星的灯光,心里就会有了小小的暖意,寒冷如果有重量,此时似乎就减轻了很多……

  过去,小温就是一盏煤油灯、一个土火盆,在我年幼的时候,觉得一豆灯光离得越近越暖和,索性就把指头伸进摇曳的灯火里,灼烧得疼痛,猛地缩回,指头就生出了水泡,这也便长了记性,起码知道小温是属于大家的,容不得有私欲,更不能占为己有。

  土火盆是那个年代家家必备的取暖器具,吃过晚饭,火盆里装满细碎的麦粒壳,或是秕谷,而后再从土灶里铲些带火星的灰烬覆盖在上面,用木板再压一压,很快火盆就会燃起暗火,暖意融融。一家人围坐在火盆的四周,孩子往火盆里埋着花生、玉米,时不时地,会有啪啪声响,那是玉米爆炸,开出洁白花儿的声音,随即一家人氤氲在爆米花的香味里。闲着的不光是孩子,男人也都闲了下来,多数的时候,会抽着烟袋锅,得意地看着自己的妻儿;女人这个时候会在昏暗的灯光下,一边烤火,一边做着针线活儿。纳鞋底的时候,针锥如果太涩,不滑溜了,她会把针尖很麻利地从自己的头发中穿过,那动作就是一首优美的短诗。男人看着女人忙碌,从心底泛起感激和知足的浪花,灯火太暗的时候,他会用小拇指上的长长指甲,把燃废的棉灯芯挑落,满屋顿时就亮堂了很多,就连小温的灯火,也摇摆着身段,亲切起来,此情此景,应了“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佳句,再冷的冬夜,有了小温,便没了冷的感觉。

  去年回家,我在故乡的小城闲逛,突然被一个“陌生”的男人一把揽住:“总算见到你了,我的老同学!”,我端详了半天,还是不敢认。他无奈地自报家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我的小学同学,在县城租房子,带着他的孙子读书。他说经常看到我写的文章,虽是凡人琐事,却有正能量,给人以温暖。他拿出手机,翻看着我的文章,万万没想到,信息时代,只要你创造,抑或是给予了这个世界一点点的温暖,别人就会感受得到。临别的时候,我们相互拥抱,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激励着我写好每一段文字、讲好每一个故事,不要愧对横平竖直的每一个方块字,更不能愧对文字的知音,特别是故乡这样一个特殊的读者。

  提及小温,脑海便想起古人雪夜访友,虽然王子猷到了戴安道的家门口,却不愿敲门惊动主人,反而起锚行舟打道回府了。所以,人在世上,有人牵挂和惦记,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行文至此,岁月已经跨入农历鼠年腊月的门槛,在乡村,女人忙着浆洗被单,晒被子,置办年货,年味也渐渐地浓稠起来……

  记得文学大师汪曾祺曾画了一幅水仙画,并配诗于其上,曰:“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汪老以写作为人间送温暖,哪怕是很小的一点。

  温暖的篝火在燃烧,不止作家,我们都应该往火堆里投进几束薪柴,让温暖传递得更远。到了远方,即便成了火柴头那么大的、无数支的小温,依然有着春天般的融融暖意……

2021-01-25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30645.html 1 小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