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风 物

七夕:浪漫的传统节日

2024年08月09日

□袁学骏

  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这个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节日,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个被誉为最具浪漫色彩的古老节日,展现出更多现代时尚风采。虽然七夕节的内涵和习俗已发生了变化,但在当下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内涵还待进一步挖掘和传承。

  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七娘节、七女诞、双七节、香桥会、巧节会、魁星节、晒书节、神仙节、大水节等等。这是一个古老的爱情节日。这个节日的来历和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漫长过程。至今各地仍然流传着牛郎织女的故事,一些文化景点还保留有七夕节俗并有所创新发展。

  牛郎织女传说成为节日雏形

  七夕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农历七月初七之夜,人们望着银河两岸的牵牛星、织女星,讲述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或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成为七夕节的特有风俗。

  天上的牵牛星、织女星,是几千年前就被古人发现的恒星。这两个星名的出现,渐渐衍生出牛郎织女的故事和七夕节。这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过程中,人们理想的男耕女织家庭模式的物化。夏商周时期还没有详细的日历,但人人都会观星,日月星辰的出没、寒暑往来就是人们的时间表。汉代《大戴礼记》的《夏小正》中记载:“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向)。”这是说织女星出现的时间是农历七月的傍晚,方位是正东。大概每逢织女星在东方升起时,人们就开始想象和联想,用人间的情感和生存状态编织出美丽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自周代以来,牛女双星的故事在中原地区已经开始普遍流传。据查,记载最早的典籍是2500多年前的《诗经》,其《小雅·大东》一首中有:“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用来讽刺西周初期统治者的,意思是说,高天上有一道河汉,只看着有些光亮;那个踮着脚走路的织女一天挪动七次,却织不成花纹布匹;那个明亮的牵牛,赶着车却不拉东西。这便是最早的牛女神话的雏形。虽然只有八句,却说明它在那时就已经在民间口口相传了。到西汉时,《淮南子》佚文中说:“乌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又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这里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节已经现出,有了喜鹊因上天搭桥而头毛掉落的细节。东汉时,曾有《古风十九首》,其中《迢迢牵牛星》中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三国魏时,曹丕的《燕歌行》也写道:“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唐代杜甫则有《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节正式形成与普及

  关于七夕节的来历,从信仰和思维方式上说,是源于中国古人喜欢重叠数字记忆的习惯,七月初七变成一个节日合乎人们的心理。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称为七政,二十八宿按四象分配,每一个方位的宿数都是七。先秦时代有“天数以七纪”之说。古人对七的崇拜与星辰信仰有关,比如对北斗七星的信仰,月亮的圆缺与潮水的涨落有关,人体也有七窍、七魄之说。古老的《黄帝内经》中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古人也以一、三、五、七为阳,但与九比,却是以九为阳、以七为阴,男子生命以九计,女子则以七计。《太平御览》中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又说“七月七日为良日”。魏晋时,七月七日要聚会游乐,这天也是天宫神仙聚会之时,那么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也就很正常了。在七夕传说中的织女,有说她是七仙女,南方人也叫她七娘妈。

  据查,明代罗欣所著《物源》中说:“楚怀王初置七夕,妇女是日以彩缕穿七孔针,陈瓜果于亭,以乞巧。”在没有其他资料发现的情况下,七夕节应该就是起源于战国时代的楚国了。那时就有了彩缕、七孔针,这是妇女乞巧的专用物。这种专用物和习俗,也算是楚怀王的一个贡献了。

  我国七夕节的正式形成和普及,与汉武帝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汉武故事》中提到:“景帝尝梦高祖谓己曰:‘于美人生子可名为彘。’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武帝于猗兰殿。”汉武帝是七月初七出生,乳名彘儿。这样的记载就让七月七日这个日子多了一层神秘色彩。

  当今民间传说中,仍然有七月七日晚上西王母下凡来会汉武帝的故事。这在《汉武故事》中也有记载:“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其日忽有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西王母至,有二青鸟如凤,夹侍王母旁也……”“王母遣谓帝曰:‘七月七日,我当暂来。’帝至日扫宫内燃九华之灯。”《汉武帝内传》又载:“帝登寻真之台斋,至七月七日夜,忽见天西南如云起,郁郁直来趋宫。有顷,西王母至……夜二唱后,西王母驾九色之斑龙上殿。”

  这种记载虽不是正史,但是当时的一些口头传闻。大概汉武帝时的民间人士听到上面传闻,对这位真龙天子更是笃信不疑,也更觉得七月七日是一个良辰吉日了。所以汉代时,七夕节越过越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七夕文化风潮,为此后各朝代过七夕节奠定了舆论和习俗基础。

  后来,七夕节的爱情主题渐渐被乞巧等活动所代替。在汉武帝之后,魏文帝曹丕、其弟曹植等人都围绕七夕节和牛郎织女写了大量诗文,留下大量民俗资料,成为我国节日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七夕节俗不断发展传承

  在中国最著名的四大爱情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产生最早。与其他三个传说相比,牛郎织女的故事浪漫、美妙而吉祥,曲折、生动而余味深长。这四个爱情传说都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点,但只有牛郎织女的故事与七夕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的爱情节日。

  西汉时,宫廷内就有七夕活动。包括用五彩丝线把两人系在一起,称为“相连爱”;将蜡制婴儿浮于水上,称为化生,意为求子;也有乞巧活动,多见为穿七孔针,最快者为胜、为得巧;也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牛郎。

  晋代以后,七夕洒扫庭院,露天摆几筵,以祀牛郎织女;还将蜘蛛放于小盒中,第二天视其结网和疏密来定巧拙。除此之外,还有七月七日祭机杼的习俗。

  盛唐时期,七夕之夜唐明皇、杨贵妃双双向牛郎织女祝祷爱情永恒。

  宋时,在小木板上覆土,种栗,令生苗,置小木屋,呈花木、村落之态,叫作谷板,看长势预测丰收;也有村民或邻居合钱为青苗会,以祈丰收。市间卖小泥人,称磨喝乐,小儿买新荷叶执之,效磨喝乐;瓜果雕花样,称为花瓜。又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称果食花样;绿豆、小豆、小麦于瓷器内用水浸泡,生芽数寸,用红蓝线束之,称种生;折荷花,制并蒂莲以求爱。姑娘们穿新妆,铺陈花瓜、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儿呈巧,也焚香列拜,称乞巧。

  七夕节俗发展到现在,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各具特色。

  如,吉林妇女到长白山金梭峰采花摘叶,向织女讨巧。鄂南妇女对星空拜求姻缘,剪牛郎织女像贴在房门上,祈家庭幸福。广西壮族妇女于七夕月升,在庭院陈列果品、剪、尺、针线,焚香拜织女求巧。广西一些地方有未婚姑娘的七巧会,她们七夕之夜做七个大饺子,用柳叶、桃叶剪成针、剪、弹棉花锤、织布梭等七种工具,包在饺子里,唱着“年年有个七月七,织女姐姐俺给你送饭吃,教俺巧,做对花鞋送你老,教俺拙,弄个红葛针扎你脚”“七个针,七根线,七个闺女都教遍”“打东墙,望西海,织女姐姐送巧来”等歌谣,唱罢闭眼取身后饺子,吃着什么馅便是什么行当的巧手。在广东,七月初六夜初更,姑娘们盛装拜七姐,夜三至五鼓拜七次,拜后暗处穿针,初七由童子主祭,拜牛郎,但女子不参与。女子初嫁之年或次年要辞仙,仪式如初六之夜,但要加牲礼、红蛋、酸姜以求子,并供沙梨、雪梨与织女告别。

  在我省,张家口,七月初七市场出售蒸面人;邯郸一带,长辈蒸面羊送外甥,称送羊,意思是送吉祥;在河间、青县,此日洗衣,盐山、肃宁洗油腻器皿;鹿泉抱犊寨山顶有牛郎织女家,大门的对联上书“杨柳依依怀其故事,波光滟滟似尔深情”,前来祭拜乞婚乞子者众多。

  各地七夕节的民俗,都可作为发展现代七夕节新民俗的借鉴。2002年,河北省文联等多家单位在石家庄举办了“七月七爱情节”的七夕活动,在全国引起轰动。自2006年8月开始,由河北省文明办牵头举办、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承办的河北省七夕情侣节,至今已举办了十九届。其中,河北省七夕情侣节于2007年、2010年两次在全国传统节日评选中获奖,成为我省一个新的文化品牌。

  (作者为中国民俗学会顾问、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

2024-08-09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174948.html 1 七夕:浪漫的传统节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