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莉萍
身披戎装,他们是百折不挠的人民子弟兵;脱下军装,他们继续发光发热,展现“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的军人风范。在石家庄就有这样一支民间应急救援队伍,他们全部成员由退伍军人组成,近日,记者走近他们,倾听了其不忘初心、为民服务的故事。
队伍的起源要从车友会说起,张博洋、武泽、田琮璞、赵博远、杜雷博、焦振起等十几人原是同一个车友会的车友,大家线下聚会交流中得知,有的在资助山区困难学子,有的常救援社会车辆,还有的为养老院和福利院的老人儿童捐款捐物……“战友们既然平时都默默地做好事,那何不拧成一股绳。”随之,石家庄的退役军人一呼百应,2023年8月1日,队伍正式揭牌成立,截至目前正式队员已发展至55名,机动成员达200多名。
队长张博洋告诉记者,成立一年时间以来,只要接到求助电话,队员们秉承“竭自身之所能 救群众于危难”的志愿精神,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目前,他们所开展的志愿服务主要围绕防汛救灾、寻人寻物、道路救援等方面展开。
救援中最常遇到的求助是寻人。7月的一个中午,市民杨女士求助,她48岁患有智力障碍同时还是一名聋哑人的姐姐走失,全家人心急如焚寻找了半天,能想的办法都想了,酷暑高温担心姐姐发生意外。队员梁萌关注到了这信息,作为公交车长,他充分发挥熟悉道路交通的优势,在38路队线路长的大力支持下,结合社会面视频监控,准确判断出杨女士的姐姐所乘坐公交车出走的路线,最终在晚上成功找到了走失人员。杨女士一家到达现场时,全家抱在一起哭成一团,连声感谢队员们的热心帮助,并在事后定制了锦旗以表心意。
寻人中也不乏惊心动魄的场面。去年12月13日,气温低至零下19摄氏度,一位男孩的妈妈刚打通救援电话就失声哭了起来,她10岁的儿子当天下午四点半从画室下课后一直未回家,全家找了两个多小时都不见孩子的踪影。队员田琮璞立即在群里发布寻人任务,随后20多名队员应召紧急集合,火速赶到求助人所住小区。所有人分成三组,一组陪伴孩子家长前往派出所,另一组发动小区人员力量在小区周围展开搜索,最后一组负责协调查阅小区周围商超、饭店等视频监控。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严寒难挡热心,田琮璞在耐心重新查看视频线索时,终于发现孩子曾走进小区。所有人重振精神,对小区各个角落展开地毯式搜索,终于在早上7点时从一户居民的阳台下发现了男孩,冰天雪地呆了一晚,最后队员们帮忙将孩子送到了医院。
2023年夏天,涿州遭遇罕见洪灾。队员们第一时间慷慨解囊捐款,往返四趟进出灾区运送物资、帮助转移受灾群众。2023年12月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后,田琮璞等8名队员带着物资赶赴灾区。“虽然大家早已脱下军装,但紧急时刻,只要祖国需要,人民需要,我们一腔热血随时奔赴。只因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田琮璞说。
随着队伍的力量壮大,水域救援也成为救援的重点。从气温回暖能下水开始,队伍每半个月组织水域救援训练,同时队员们也多次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防汛演练,以备关键时刻能冲得上去、救得下来。张博洋说,队伍成立至今,除了大家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目前在爱心企业的捐助下,队伍也配备了救生衣、冲锋舟、橡皮艇、船外机等应急救援设备。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队长张博洋表示,“虽然大家都已退伍,但退役不退志,我们将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要人民需要,我们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