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 静)在6月25日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听取了市政府关于石家庄都市圈交通互联互通推进情况的报告,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石家庄都市圈交通互联互通推进情况的视察报告。根据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着眼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加快构建内畅外联、快捷畅通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交通支撑”要求,经过近年来的加速建设,全市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省会都市圈支撑能力有效增强,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与周边城市联系更加紧密,跨区域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我市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以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为骨架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通道能力更加充分。全市铁路通车里程达到702公里,铁路路网密度为全国铁路路网密度的3.13倍。公路网通车里程达到1998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870.1公里,路网密度全省排名第2;普通国省干线建成里程1998.42 公里,路网密度全省排名第2;农村公路建设改造里程逐年增加,“十四五”前三年完成改造里程较“十三五”同期增长9%。
中心城市对外辐射力不断提高,都市圈相邻城市之间联通度逐步提升。铁路方面与周边直辖市、省会城市实现2小时通达,与省内城市及国内主要城市实现高铁直通;公路方面对外形成11条高速通道,都市圈内各地级市实现高速全覆盖。都市圈相邻市之间实现了1条高铁、2条以上高速公路联通,铁路通达时间1小时以内,公路通达时间2.5小时左右。航空方面累计运营航线125条,通航城市79个。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掀开了轨道交通“四线同建”的历史新篇。
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达到133公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14条,其中新开通公交线路27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8条,暂停低效线路19条。累计开通11条旅游专线、18条小学生免费公交专线和304条网约巴士定制线路,举行惠民乘车活动,切实方便人民群众出行。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和网约车为补充、共享单车等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基本形成。
我市联合天津市共建“四港引领、多级联动”的多式联运型综合货运枢纽体系,成功入围首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石家庄国际陆港海铁公联运枢纽集聚区以及井陉、鹿泉、高新区、平山公铁联运枢纽集聚区等5个综合货运枢纽集聚区正在加速形成,石家庄国际陆港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常态化开设中欧班列的核心国际陆港,2023年累计开行中欧班列612列,打通了8个出境口岸,开辟了17条国际线路,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
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网络进一步优化。复兴大街和北三环市政化改造工程将绕城公路内新元高速和黄石、石太高速改造为双向十二车道的城市快速路,构建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十字形骨架道路,消除了城市“割裂”现象,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构筑起外通内畅、转换高效、区间融合的城市路网新格局。同时,开展二环路与三环路之间的快速连通工程,开工建设了中华大街与北三环、中华大街与南三环、和平路与西三环、体育大街与北三环、槐安路西延、南二环东延、裕翔街南延等8个项目,大大提升城市整体路网便捷通行水平,加强城市周边区域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高效对接,内畅外联、高效便捷的城市内外综合交通转换体系加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