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将已经分类好的生活垃圾正确投放至不同的投放口。
“以前丢垃圾时不讲究分类,剩菜剩饭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投放,现在了解了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学会了怎样分,习惯成自然,其实也不是很难的事。”张莹告诉记者。
在石家庄,和张莹一样从转变观念到付诸行动的市民有很多。
家住新华区祥荣苑小区的居民李春英每天都会将厨余垃圾打包好,投入楼下的垃圾箱里,平时还将废纸箱、塑料瓶、纸盒等可回收物收集起来,将废电池等投进有害垃圾桶。她说,生活垃圾分类并不难,关键是要坚持为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桥西区荣盛城小区的李昱佳小朋友,虽然只有7岁,却是生活垃圾分类的小能手。自从在学校学习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后,他每天都会监督家人正确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现在,小区生活垃圾露天投放点改造提升为生活垃圾分类环保驿站,垃圾分类的宣传栏、指引牌随处可见。
对广大居民来说,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最直观的变化,是小区环境卫生的改善。
“以前小区里没有这么干净,现在草绿花红路面干净整洁,坐在树下聊天,日子过得可舒心了。”家住高新区石门福地小区的王阿姨指着小区内的生活垃圾投放点说。
目前,我市已有83个街道(乡镇)、774个社区、5005个居民小区、2421家公共机构,共约528万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习惯,逐渐成为市民绿色生活新风尚。
旧物可回收
好物循环用
家里闲置的旧衣服,平日积攒下的废纸板、快递盒、塑料瓶,你会怎么处理?如今,石家庄市民有了许多新选择。
整理好刚拆完的快递纸盒,再带上小孙女闲置的塑料玩具,6月18日下午,在长安区福华家园小区,60岁的居民韩江存来到“爱分类·爱回收”垃圾智能回收机旁。
手机微信扫码之后,回收机仓门自动开启,投入可回收物,智能系统自动称出重量,同时积分发放到他的账户。“整个过程比较简单,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方便又环保!”韩江存说。
目前,这样的智能回收机全市有850台,覆盖350个居民小区,市日均回收量达55吨。居民家里的纸壳、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均可在该智能回收机进行投放。
相比社区的智能回收机,线上回收方式,在中青年人群中日益盛行。
前不久,“90后”女孩儿吴姗姗搬家时整理出了一些不常穿的衣服。在处理旧衣服时,吴姗姗没有直接丢弃,而是放在某二手商品平台进行交易。
将衣物的信息上传,和买家线上协商交易细节,快递上门取走卖出物品……足不出户,一次二手交易在指尖轻松完成。“一周左右时间就把衣服卖完了。二手交易让闲置物品能够流通给需要的人,还为可持续发展出了一份力。”吴姗姗说。
从家电、家具等生活大件,到衣物、书籍等日常小件,二手交易品类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闲置物品实现了“旧物成资源,浪费变消费”。
去户外骑行、“无痕”露营,吃饭点小份菜,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绿色生活的种子已在他们心田扎根、萌芽、渐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