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全民阅读

流光易逝 文学不老

2023年10月24日

  当代文坛,不少老作家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还不断有新作问世,这是可喜的现象,也值得我们思考,当作家步入老年,他的创作与思考将走向何方?在重阳佳节之际,让我们来读一读老作家的新作品。

  □本报记者 石雅彬

  

  以丰富阅历描摹时代

  有人说王蒙的文学是共和国文学的一面旗帜,也是共和国历史的一面镜子。他的作品真实记录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共和国各个阶段的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生动的记载和呈现。近些年,八十多岁的王蒙创作再度呈井喷之势,每年都有新作问世,近十年共写出了11部长篇中篇小说。他还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文化修养,研究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汇集并推出总字数超过400万字的解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共20册,涉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以及《红楼梦》等,用文字呼应时代需求,坚持推介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文学成就从出版的文选与文集可见一斑:《王蒙文选》1983年出版四卷,1993年出版十卷,《王蒙文存》2003年出版23卷,《王蒙文集》2014年出版45卷,2020年出版50卷,而2023年出版的《人民艺术家·王蒙创作70年全稿》已达61卷。

  同样年逾八旬的作家冯骥才是第一批参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重要作家,并深度介入民俗文化小说运动和寻根文学运动,应该说冯骥才是最早具有民俗学、社会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学术视野的作家,是具有很高艺术趣味和艺术素养的作家。他前两年出版的《俗世奇人》系列,描摹了天津奇人群像,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新作长篇小说《艺术家们》通过塑造一批艺术家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和艺术工作者所代表群体的心灵史。透过他们的艺术生活和日常生活,可以洞见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史、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史。此外,近两年他还出版了随笔集《书房一世界》《画室一洞天》和中短篇小说集《多瑙河峡谷》等,冯骥才似乎又进入了创作的多产期。他说:“人到了七八十岁时,感受到一切过往的喜怒哀乐,最后都变成了一首诗。”“我就缺时间,希望时间再多一点,因为我想干的事太多了。我有四驾马车: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

  跟以上两位作家相比,年过古稀的梁晓声还算“年轻人”,2019年,他的长篇小说《人世间》获得茅盾文学奖,作者凭借对历史与政治的熟稔,对大时代的真切描摹,写出了荡气回肠、沁人心脾的百姓故事、人间万象。这两年,梁晓声又推出多部新作:长篇小说《我和我的命》,书写了一个弃婴的多舛命运和不屈奋斗史;现实主义长篇新作《中文桃李》,聚焦时代更迭之际青年人的彷徨与坚守;长篇小说《父父子子》以东北高氏、纽约赵氏等四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为线索,串联起20世纪30至80年代的宏阔时空,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华民族奋争史”。

  种田、切草药、当工人、做汽车零配件生意……女作家杨本芬早年忙于生计,花甲之年才开始写作,从未受过任何专业写作训练的她,凭着一腔热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文学园地。2020年,杨本芬80岁,处女作《秋园》一经推出,便广受文学界和媒体界关注,获得10余项文学类奖项。随后两年,她又陆续推出《我本芬芳》《浮木》,合称为“女性三部曲”,这三部作品都非常畅销,尤其是以她的母亲为原型的《秋园》,在腰封上,杨本芬这样写道:“1914年,世上有了‘秋园’这个人。1918年,汉语有了‘她’这个字……今天,她80岁的女儿,把普普通通的她,讲给世界听。”

  在文本中追忆过去

  81岁的刘心武在今年推出新作《也曾隔窗窥新月》,真实地记录下了“回忆”,书中写到自己与巴金、冰心、茅盾、丁玲、汪曾祺、王蒙、王小波等55位文苑名人的交往,是刘心武关于当代文人群像的一次集中书写。

  虚岁109岁的作家马识途有着波澜壮阔、传奇多彩的革命人生。在他漫长的文学创作生涯中,他努力追求中国气质、中国风格,也正因如此,他在中国当代文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学风格。年过百岁后,马识途依然笔耕不辍,2018年发行了《马识途文集》,2020年出版《夜谭续记》,2021年出版了《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2022年,他又出版了忆故人的散文集《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阅读这部作品,不仅能了解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还能深刻感受到一位老作家的人文情怀。书中如鲁迅、郭沫若、巴金、冰心、张光年、闻一多、夏衍、周有光、李劼人、沙汀、艾芜、杨绛、汪曾祺等,都是作者接触过的、值得书写的人,那个时代的人或事,知情者亲历者已经越来越少。

  北京市文联主编,由王蒙、梁晓声、柳建伟、梁衡等五十余位著名作家创作的《百年跫音》,以文学的形式,对北京诸多重要红色地标进行了解读,对百年党史中留下光辉印记的诸多重要人物进行了还原。其中不乏老作家对于历史的深情回望,展示了以北京为发生地的建党百年的激荡风云。

  总结过往提炼精华

  当行动不再灵便,安坐案头总结过往,成为许多作家新的创作思路,他们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一一捡拾,或在自己的学术领域总结提炼,尽力让最后的人生不留遗憾。

  《许渊冲百岁自述》这本书虽说是“自述”,读起来更有“别传”的感觉,书中记述了不同的人物,像是不同的湖面,映照出某一特定情境下许老的影像。从少年时期到西南联大,从巴黎求学到翻译名著,许老的日记组成了百年往事,就如他自己所说“在想象的望远镜之前,在回忆的显微镜之下,生活就会发出肉眼看不到的奇光异彩”。

  九十多岁的诗人、学者谢冕近些年不顾年事已高,依然努力进行着文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丛书》(10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1卷),并主编了《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等丛书,他努力收集、整理中国文学从近现代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为中国文学发展作出贡献。

2023-10-24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143441.html 1 流光易逝 文学不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