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吴 温
6月28日,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列满载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生活日用品的中欧班列启程,驶往万里之外的俄罗斯莫斯科。
当日,石家庄中欧班列也迎来了运行满5周年的重要节点。5年来,石家庄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1161列,把货值超200亿元的“河北制造”商品源源不断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万里丝路越平川。5年前,满载着连接亚欧开放市场的希望,“石家庄—莫斯科”中欧班列从石家庄国际陆港首发。正是这趟班列的成功开行拉开了河北与亚欧大陆纵贯相连的序幕,川流不息的“一带一路”上,从此有了“燕赵钢铁驼队”的身影。
从“一条线”到“一张网”,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不断跑出提质增量“加速度”:
从运营起步之初的每月1列到如今每天2列,从2018至2019两年不足30列,到2020年突破100列、2021年212列,再到2022年全年开行506列超过前四年总和,增长率全国领先……快速增强的物流集散能力,让国际陆港的中欧班列运营和发展之势如离弦之箭飞驰竞渡。
打通国际贸易“血脉”,带来的是升腾发展的希望。
“截至目前,石家庄国际陆港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1161列,运输货物超110万吨、货值超200亿元,成为京津冀地区唯一实现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的核心陆港。”石家庄国际陆港总经理刘金朋介绍,国际陆港以稳定、可靠、高效的物流服务,为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撑,打开了供需互促、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大门。
5年来,石家庄国际陆港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三区一基地”建设,全面加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与北京、天津及省内城市开通多条“+石欧”班列,国际线路总数达到14条,出境口岸拓展至7个,送达范围从最初的俄罗斯、中亚地区,到德国、法国、芬兰、波兰、匈牙利、捷克及东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京津冀区域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轴承、丝网、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的特色优质产品加速走向海外,促进京津冀地区与亚欧各国之间经贸交往。
作为河北对外开放新高地,随着中欧班列一次又一次跃升,石家庄国际陆港物流枢纽平台功能更加丰富。在入列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之后,石家庄国际陆港又先后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项目、全国二手车出口城市载体,成为河北省陆港物流枢纽“一主一辅多节点”布局的龙头。
昔日驼铃悠悠,而今汽笛长鸣。“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来,石家庄“朋友圈”不断扩大、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发展机遇越来越多。互联互通、互惠互利,石家庄国际陆港编织的“钢铁丝路”不断拓展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谱写河北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