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宠
“山更青啊水更绿,让中国更美丽,美丽的大自然是你我共同的家园……”在六五环境日到来之际,主题曲《让中国更美丽》在石家庄大地再次传唱。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徐徐展现。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市始终高度重视发挥环保宣传教育的导向作用。市生态环境部门围绕重点工作任务,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对外宣传、融媒体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和效果,引导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凝聚起新时代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磅礴力量。我市正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
聚焦主题宣传
积蓄生态环境保护新动能
近日,在石家庄市第十三中学,石家庄学院梁晶晶老师以“拥抱绿色生活 环保我们在行动”为题进行环保科普授课。在现场,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水污染实验、噪声污染实验,并学习到了丰富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这是我市围绕六五环境日主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展的宣传活动之一。
六五环境日期间,我市将聚焦主题宣传,充分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讲述环保故事、举办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展览等形式,宣传推广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法律法规,引导全社会培植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同时,进一步拓宽思路,将传统生态文化与环境教育相融合,面向我市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基地开展生态环境主题“飞花令”活动,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关键字,拍摄以诗词朗诵为主,添加歌曲、舞蹈等元素的创意视频。设计制作绿色生活主题系列漫画作品,摄制各县(市、区)优美生态风光短视频,通过“今日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
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省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来,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代言人和参与者。
市民热情参与
共同守护碧水蓝天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公众成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或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身边环境的变迁;或拿起手中的画笔,向公众科普环境保护小知识。涓涓细流,汇成海洋,公众既是亲身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志愿者、监督者,也是环境变化的见证者、受益者。
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群体中,王汝春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从2014年元旦开始,王汝春坚持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地点,用相机拍摄同一片天空,记录当日天气状况。9年的时间里,他的“天空日记”积累了3000多张照片,直观记录着石家庄的蓝天之增。
近年来,每逢举办大型生态环保宣传活动,王汝春都要向市民发出践行绿色生活的倡议,而他拍摄的天空照片更成为展示省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明证”。直观可见逐年递增的蓝色,也让广大市民为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明显改善而欢欣鼓舞。
宣传是行动的先声,行动是尽责的体现。在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宣传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以不同方式投身生态环境保护的时代洪流,“全国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师彦文组织带领环保志愿者走进学校宣传生态环保知识、“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李改19年如一日传播绿色低碳理念……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进来,越来越多的实践铺展开来,汇聚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小手拉大手
营造绿色新风尚
走进石家庄市庄园小学,绿树成荫,清净幽雅,室外雨水收集系统、楼内水循环利用系统、地下过滤蓄水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不时映入眼帘。百果园中,孩子们亲手播种、除草、施肥,欢声笑语在绿荫间回荡。
“我们学校是国际生态学校,一直将环境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渗透绿色环保知识,引导学生们力所能及地参与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等行动。天长日久,润物无声,勤俭节约、低碳生活等好习惯已成为校园新风尚。”庄园小学校长赵瑞深介绍。
赵瑞深校长历经多所学校,岗位几经变化,不变的是播撒绿色种子的初心。他曾任职的长征街第三小学、庄园小学都获评国际生态学校。正是许许多多像赵瑞深校长一样的教育工作者走一路,绿一路;到一校,绿一校,给学生们的梦想插上了绿色翅膀。
“孩子几乎每次回到家,都要给我说说老师讲的生态文明课,像垃圾要分类投放、要保护小动物等等,懂得可多了。我从孩子的口中学到了好多新知识呢。”四年级一班学生郭博睿的爸爸郭先生高兴地说。
庄园小学绿色教育是我市学校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涵养生态文明意识的一个缩影。许多学校也积极行动起来,投身绿色创建的时代潮流。公园城小学珍惜水资源活动、和平东路小学保护野生动物绿色主题活动等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篇章。
据统计,我市目前已有绿色学校千余家。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带动小区,小区带动社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如同五彩斑斓的花朵,在石家庄大地绚丽绽放。
线下线上同行动
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中节能(石家庄)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十多位市民正在公司接待人员的带领下,逐环节观摩垃圾处理流程。据介绍,2017年该公司被列为全国首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后,打开厂区迎接市民参观。为提升观摩效果,公司搭建了VR全景体验平台,公众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线上360度进行参观。截至目前,该公司开放次数已达80余次。
高新区润丰社区居民魏晓娜深有感触地说:“走进企业让我对垃圾处理有了更深的了解,真没想到这里的环境像公园一样美,整洁、清爽,空气中也没什么异味。更难能可贵的是,生活垃圾焚烧后还能发电,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清洁能源。”
在市生态环境部门的帮扶指导下,越来越多企业及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等成为向公众开放单位或环境教育基地,拉近了环境保护工作与群众的距离,提高了社会公众重视环境保护、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线下有活动,线上有专栏。市生态环境部门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开设了线上“生态文明云课堂”“环保宣传进企业”“晒晒我的‘家乡蓝’”等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普及绿色生产生活知识,展示生态治理成效,激发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今年,市生态环境部门将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和宣传内容,做好重点工作的典型宣传,开展重要节点的系列宣传,并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拓展传播渠道,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营造浓厚氛围,让绿色成为美丽省会最靓丽的底色。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成功退出全国“后十”,蓝天白云、群星闪烁逐渐成为新常态,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生态美图频频刷爆朋友圈。同时,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在石家庄“打卡亮相”:中华秋沙鸭在滹沱河振翅飞翔,“鸟中老虎”白尾海雕在岗南水库成群嬉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在驼梁频频现身,世界濒危鸟类黑鹳已由过去的候鸟成为石家庄本地的留鸟……滹沱河湿地经过修复保护,鸟类增加30多种、达到219种。在石家庄这片古老而崭新的大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