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0日
第05版:社会新闻

热心“的哥”帮退役老兵圆梦

两位耄耋老人阔别四十余载再续战友情

2023年04月20日

  图为马友福老人为李阳(中)送锦旗当面表达感谢。

  图为马友福老人(右)为李合送上感谢锦旗。

  □本报记者 郭莉萍 见习记者 吴梦莹

  “咚咚咚……”4月14日,在西里小区康泰园一户单元门前,一位老人举起手颤抖地叩响了门。等待间隙,又整了整衣领,清清嗓子,看向身旁同样头发花白的老伴儿,“走对门了没有,是老王家吧?”

  话音刚落,屋内很快响起了应门声。“来了!”开门的老人满头银发,笑着让客进屋,“老哥哥,有生之年没想到还能再见面,四十多年了!”“是啊,找了很久我可总算找到你了。”说话间,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俩人眼里都噙着泪花,激动不已。

  以上画面中的老人是马友福和战友王汝洲。67年前,他们在同一个部队当兵,自上世纪80年代转业回地方后,彼此失去联系已经40多年。近日,在出租车司机同样也是退伍老兵李合的热心帮助下,两位阔别40余载的老战友得以重逢。

  一别四十余载

  耄耋老兵思友心切

  

  马友福1934年出生于重庆一户贫苦人家,1951年,正在上中学的他应“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军入伍,从家乡码头出发后,先后辗转武汉、北京、长春多地,经过训练,最终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战车编练基地(以下简称三基地),成为一名装甲兵。1954年,马友福从他所在的训练部第四期学员中认识了小他三岁的王汝洲,那时候他们一起训练、参加运动会、学交谊舞,1955年还一起参与授衔,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王汝洲来自河北,而马友福是重庆人,学习训练之余,两个地域上一南一北的年轻人总喜欢在一起谈天说地,6年的相处,让他们结下了深深的战友情。后来,随着三基地扩建、迁址,马友福先后去了浙江江山和江苏徐州,而王汝洲留在了长春,两人自1960年从部队分开。

  1980年,马友福复员回到了重庆老家,后又来到位于石家庄井陉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6410工厂工作,从此和老伴儿尹秀英定居石家庄生活。工作后不久,马友福听战友讲起,王汝洲也转业回到了河北老家。“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很激动,后来托北京的战友帮忙,我们也在石家庄短暂的见过一面。可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交通和通讯方式都不发达,见面不方便,后来王汝洲搬家后,我们便渐渐失去了联系……”马友福说,随着自己年近九旬,愈发思友心切,有生之年非常期盼能再见战友王汝洲一面。

  为此,马友福和老伴儿尹秀英这些年一直不间断寻找。可多年的努力,也只打听到王汝洲转业后曾就职过的单位,但时过境迁,由于种种现实原因,打了无数电话并未找到战友。2022年5月,老两口入住鹿泉区春风十里康养中心后,养老院工会为了帮老兵圆梦,也曾帮忙多方联系寻人,可历经半年最终也寻找无果。

  “住养老院后,我经常坐李合师傅的车,偶然提过一次找战友的事,没想到李师傅不仅记到了心上,还帮我找到了战友,千言万语也不足以表达我对他的感激。”马友福说。

  

  多处寻访找线索

  终圆老兵重逢梦

  

  时间回溯到2022年底,听闻马友福找战友的事后,李合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也是一名退伍老兵,对于渴盼战友重逢的心情,每个当过兵的人都懂,不管多难我一定要帮他圆梦。”

  一张纸条上,两个名字、曾经的部队名称、名称不详的工作单位,这是李合起初找人时得到的全部信息。据马友福老人模糊记录,王汝洲转业后曾在“石家庄民委”和“桥西环卫处”上过班,可核实后,不仅单位名称不准确,找人就更无从谈起。李合想到从地方退役军人事务局查询两位老兵的名字,可不知何种原因,两人的名字均查询不到。“那就试试用笨办法找。”李合说,“老人有可能从环卫系统退休,那就从相关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小区来找。”此后无论是跑车时还是休息,他只要在路上看到年龄较大穿环卫工作服的人就上前打听,是否听说过王汝洲的名字?费了无数周折,一位从事环卫工作多年的人告诉他,可以去青园街一带打听,那里居住的退休环卫职工较为集中。寻人心切,李合停下出车工作,连续三天走街串巷进小区,终于从新华区两位老环卫工口中确认,王汝洲确实从环卫系统退休。可再详细的信息,两位环卫工也不得而知,好不容易得到一丝线索又中断了。

  时间进入腊月,除了平时走访环卫工,只要能查询到的环卫机构的电话,李合一个都不放过。记不清拨打了多少号码,电话打到了石家庄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负责调度工作的李阳接电话时态度热情,为了将事情原由说清楚,李合特意要了其单位的地址,见到李阳后,言辞恳切地向她讲述了找人之事。被李合的热心感动,李阳表示会尽力帮忙。三天后,李阳将和王汝洲同名的电话发给了李合。

  拨通电话后,当对方表示自己正是马友福的战友王汝洲,多年来他也一直惦记着马友福,可苦于没有联系方式,无法见面时,李合难抑内心激动,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马友福。而两位阔别四十余年的老战友,终于通过电话再一次听到了彼此的声音。

  

  20年奉献爱心

  他是老人心中的“活雷锋”

  

  4月14日,是战友相约见面的日子。为了迎接多年未见的战友,王汝洲一早梳洗后特意换上了一身笔挺的西装,还打上了红色的领带。家里也收拾得干净整洁,桌上摆着新鲜的水果。跨越四十多年的重逢,两位老人又坐下来回忆起在部队的往事,虽然过了几十年,曾经的军旅生涯却依旧历历在目,双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这次见面,多亏了李师傅和小李阳,多亏他们帮我和老伴儿圆了这么多年的心愿。”为了送上自己的感谢,马友福特意提前订做了两面锦旗,并在当天来到石家庄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当面感谢李阳的热心帮助。在给李合的锦旗上,金色的大字绣着“老人有事找李合,助人为乐‘活雷锋’”,而两位老人的心声,也是鹿泉区春风十里康养中心共同的心声。

  依依不舍告别战友,记者之后随马友福和养老院工作人员回到了鹿泉区春风十里康养中心,当天,这里的工作人员和老人也想为李合送上一份感谢的心意。走进中心大厅,热烈的掌声骤然响起,桌子上竖立着一块写着“当代雷锋”提名赠李合师傅的牌匾,左下角还有20位老人的签名。而这一个个名字背后,是无数暖心的故事。

  今年89岁的姜阿姨告诉记者,养老院很多老人都坐过李合的车,每次老人坐车李师傅不仅接送不收费,还用自己的时间陪他们办事。今年三月姜阿姨的工资卡该换新了,而儿子儿媳恰好在外地出差,她急着取工资给养老院缴费,无奈之下向李合求助。而李合不仅满口应承下来,还跑前跑后陪姜阿姨排号办理业务,办完事后,又将她送回养老院。姜阿姨说她曾经两次偷偷把车费塞在后排座椅下,但都被李师傅发现塞了回来,“李师傅真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没有作秀,发自内心关心我们弱势群体。”

  在李合的出租车上,贴着这样一行大字“军人、持优待证的老兵、老人、孕妇同城乘坐免费”,而2003年至今,20年间他也一直坚持这样做着。不仅如此,李合还在鹿泉区组建了一个爱心志愿服务车队,他常对队员们说:“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件小小的好事,积少成多,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好一点。”

2023-04-20 两位耄耋老人阔别四十余载再续战友情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122688.html 1 热心“的哥”帮退役老兵圆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