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宠
冬日暖阳下,处处洋溢着温暖与活力。行走在石家庄昔日偏僻的乡村,只见一条条农村公路平坦整洁,花草相间,一幢幢房屋整齐排列,窗明几净,小河汩汩流淌,河水清澈见底,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让人眼前一亮。
为全面改善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人居环境,我市年初将建设改造农村公路305公里、完成221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今年的任务目标。截至目前,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鹿泉、井陉、无极等17个县(市、区)完成了542.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累计完成投资共计14.1亿元,其中,平山县小大线农村公路项目,藁城石南线拓宽升级项目等先锋工程受到群众好评;制定了《2022年石家庄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项推进方案》,完成了鹿泉区南龙贵村等238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阡陌变通途
农村公路修到家门口
起点位于矿区冯家沟村,经赵村店、刘赵村与井陉路段相接的平赞高速连接线(矿区段)是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之一。通车后,从冯家沟村口向东8分钟,可达井陉石棋峪高速互通口,再向东5分钟即进入岩峰路口307国道,直通省会市区。
无独有偶。今年,藁城区先后完成县道西九线、乡道石南线、大木线及通村公路等改造提升,实现了农村公路与主骨架干线路网的快速联通,着力解决了路不通、路不畅等出行不便的问题,同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今年以来,为做好“四好农村路”(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建设, 市交通运输局加强调度、强化督导,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农村公路。农村公路项目的建成通车,有效改善了路面状况,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农村路网的通达质量,完善了路网结构,降低了出行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大大改善了县域内的交通环境、投资环境和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截至目前,我市完成了542.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项目,超额完成305公里的既定目标任务。
路通业兴
幸福大道越走越宽广
“这条连通平山与井陉的县道今年刚刚提升完成,道路拓宽了,不仅让老百姓出行方便了,更为俺们沿途村里的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好条件。”近日,平山县古月镇观南庄村的村党支部书记郭彦民指着眼前宽阔平整的农村公路开心地说。该线连接平山县与井陉县,长约3.7公里,已于6月20日竣工。
为切实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今年,平山县投资298万元,对县道小大线进行了大修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条条出行不便、阻碍发展的“瓶颈”路,改造成为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加速路”。
在不久的将来,全市农村公路将更加通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交通运输局将通过完善相关工作政策,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投入等举措,进一步谋划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各项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交通运输保障,持续掀起“石家庄在行动”热潮,进一步改善道路通行能力,构建普惠公平的农村公路基础服务网络,让农民和农村企业等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和便利。
污水变清流
美丽村庄环境更宜居
放在以前,鹿泉区寺家庄镇南龙贵村村民李国明可不敢把生活废水直接引入自己的小菜园。村里生活污水处理站建好以后,李国明发现“黑、脏、臭”的生活污水在这里走一遭,摇身一变成了清水,排进旁边的河道里。向村委会咨询后,李国明放心地从生活污水处理站打水灌溉。看着越长越好的小菜园,他乐开了怀。
走进鹿泉区寺家庄镇南龙贵村,一个由蓝白相间的栅栏围起来的小院子就是村里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站。院内绿意盎然,污水处理设备“藏身”地下,每天可将300立方米生活污水变成清水。
“污水变成了清水,生活环境更好了,村子更干净了。”看着建起来的生活污水处理站,村民们都很高兴。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内容。年初,我市印发《2022年石家庄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项推进方案》,同时指导各县(市、区)编制了县级工作推进方案,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及时统筹、协调、指导、解决在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时间节点有力有序推进。2022年,实现全市完成新增238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探索新工艺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像鹿泉区寺家庄镇南龙贵村这样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方式,仅是我市农村污水处理中的一种。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我市积极探索新工艺,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选择技术成熟可靠、投资小、能耗低、经济可行,且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治理模式。
“在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满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鼓励在城镇近郊的村庄污水纳入城镇、园区污水处理厂。人口密集度高、经济发展好的平原村庄,推行集中处理,地域上相近的村庄采取区域统筹、联合共建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生活污水相对集中处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我市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长效管控机制,通过建立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政府为落实主体、村级组织为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管护机制,推动规章制度落实落地,确保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发挥应有的效益。
环境日益秀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加速完善,青山绿水之间,秀美活力的农村新貌愈加清晰,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广袤的石家庄大地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