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2日
第03版:专 题

难忘慈母心 传承鱼水情

——回忆和戎冠秀在一起的日子

2022年11月12日

  

  □李昆堂

  

  戎冠秀,平山县下盘松村人,1896年出生,1938年2月入党。1944年2月晋察冀边区北岳区群英会上荣获“子弟兵的母亲”称号;作为华北区人民代表出席全国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参加了开国大典;1950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989年8月12日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病逝,享年93岁。

  1971年12月,我随河北省军区独立师一团部队长武津生带领的拉练部队到平山县下盘松村驻训。在四十多天的时间里,老区人民对部队驻训的支持,戎冠秀老妈妈对子弟兵的深爱,提高了驻训部队的军政素质,为所在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积累了素材和经验。今天,在石家庄解放75周年之际,这段记忆再次被激活。

  

  拥军歌谣

  

  1971年12月的一个上午,冬日的阳光把戎冠秀的小屋照得暖洋洋的。屋里屋外,炕上地下挤满了战士。戎妈妈坐在土炕中央,拿着抗战时期做的军鞋给我们讲述她当妇救会长时为八路军做鞋、做单衣棉衣的故事。讲到动情处,老人家便情不自禁地念起了当时的歌谣:做军鞋,千层底,针脚要密实,双双要过秤;做军衣,双线缝,倒钩针;棉衣要用新棉花,絮得匀,够分量……据有关资料统计,1939年至以后的几年间,下盘松村妇救会为北岳区完成军鞋军衣的任务总量有三百多件。当年,交到区里的活儿,总是下盘松村的质量最好,最先完成任务。每件物品上交前戎冠秀都要亲自查验,不合要求的婉言退回重做……要知道,当时的山区农村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苦,生活物资极度贫乏。戎冠秀带头拿出所有,动员乡亲们克服困难,艰苦度日,为战斗胜利,保障前线急需,作出了卓越贡献。

  

  老槐树的见证

  

  下盘松村的标志物就是村口那棵古槐,人们进村之前,老远最先看到的就是那粗壮雄劲的枝杈直刺苍穹!老槐树目睹了下盘松村不只百年的世事沧桑,更把党领导下的军民抗战烽烟尽收眼底。下盘松村距晋察冀后方医院的所在地花木村不远。运送伤员的任务很重,戎冠秀当时任伤员转运站站长。她的担架队哪里有战斗就奔向哪里。运送伤员,照顾伤员,为前线送水送饭,不分昼夜,哪一项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抗战以来,报道戎冠秀事迹的照片用的最多的当属她用小勺给伤员喂水的那张。故事就发生在老槐树下。那是一个隆冬的午后,五团送来一位伤员因与日寇拼刺刀,头部受伤。担架员说可能没救了。戎冠秀伸手去试尚有气息,便扶他到怀里,轻轻撬开伤员的嘴,一滴滴一勺勺地喂水。一会儿,伤员微微睁开了眼,还说不了话。戎冠秀跑到一村民家要了一碗豆腐脑,给伤员喂下。见伤员光着的脚冻得青紫,就毫不犹豫地撕开女儿的棉袄,扯出一团棉花,裹住了伤员的那双脚。见伤员能吃东西了,便跑回家找出仅有的一点面,做了一碗面片儿汤喂伤员吃下。伤员告诉戎冠秀,他是五团一连战士叫李栓栓,在柏叶沟突围时跟日本鬼子拼刺刀受的伤,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戎妈妈赶紧又给他烤玉米饼,一块儿一块儿地喂,让他填饱肚子。转后方医院的担架来了,戎冠秀抱来干草铺在木板上,又把夜里从家拿来给伤员盖的被子铺在干草上,扶他躺好。临走时,伤员用颤抖的手拉住戎妈妈说:“好人呐,我永远也忘不了您的好处,娘……”给我们讲到这里时,我看到老妈妈的眼圈红了,她说:“多好的八路军呀,抛家舍命,为的是啥?还不是为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在场的干部战士听得入了神。

  新中国成立后,戎妈妈继续发扬模范精神,率领大家发展生产。冰天雪地,她和青壮年一样上山造林,中午不下山,啃玉米饼,抓把雪当水喝……

  部队进驻后,助民劳动是我们的一项主要任务。因为大地封冻,帮助生产队背石垒堰,是战士们能干的活儿。75岁的戎妈妈要求和部队一起劳动。我们不让她干,却拗不过她,只好由部队长武津生陪着老人搬石头,真是让人很感动。

  

  柔弱却有力的肩膀

  

  有关戎妈妈把八路军伤员藏进山洞避险的故事,战士们都已熟知。这次听说要去山里看看当年救人的小山洞,战士们非常兴奋和期待。那天已经是数九天气,干冷干冷的,戎妈妈的长子李存金带领我们来到现场。

  李存金走上那个小平台,给大家简单介绍发生在1943年的那件事:“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只有这里隐蔽一些,可伤员上不去,娘果断地蹲下身子,让伤员踩在她的肩上,娘挺起身后又用双手往上托,才把伤员送到洞口。等敌人走了,娘又回来把伤员接回村治疗伤病。精心照料几天后伤员重返前线。”1944年2月晋察冀边区召开群英大会,戎妈妈被授予“晋察冀边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戎妈妈在大会发言后,一位被授予“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称号的连长邓世军跑过来“认母亲”,原来他就是被戎妈妈藏进山洞的那位伤员。

  

  鱼水情深

  

  部队在下盘松村迎来了1972年新年,我们在高质量完成民兵训练计划的同时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用实际行动答谢戎妈妈和乡亲们。大家干劲儿十足,为房东推碾磨面,挑水扫院,整理美化村容村貌……戎妈妈和村党支部民兵连安排的洗衣组、缝纫组为战士们服务更加活跃。春节即将到来,小山村处处洋溢着军爱民、民拥军的欢乐气氛。

  1972年1月中旬离开那天,戎妈妈和全村父老乡亲到村口送行。戎妈妈拉住战士们的手,叮嘱又叮嘱。武津生部队长和戎妈妈相互紧握的手一直不愿放开。据做收尾工作的干部说,部队离开后,戎妈妈久久地站在村口看我们远去的身影,眼里闪动着泪花,而我们也舍不得离开她老人家呀!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古槐苍劲,山村炊烟缭绕。今天,戎冠秀的英雄事迹早已漫过太行,传遍祖国大地。她用一生对党忠诚,对祖国热爱,对子弟兵一颗母亲般的心,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留下了伟大的精神财富。

  (作者系原河北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副秘书长,副师职干部,现石家庄市军休五所休干)

2022-11-12 ——回忆和戎冠秀在一起的日子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105559.html 1 难忘慈母心 传承鱼水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