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难忘、最美好的时光。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然而,73年前,来自延安、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的一群孩子,却冒着敌机的轰炸、忍受饥饿的困扰,在井陉孙庄和行唐北高里、 度过了他们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
□本报记者 杨惠玲 文/图
日前,在几大卫视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啊摇篮》已接近尾声。早在1979年,同名电影《啊!摇篮》的热映,也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一部红色经典。这些影视剧讲述了战争年代众多革命者为了保护“红色后代”浴血奋战的经历。当年,一群来自延安的孩子,过黄河越太行,到达晋察冀边区,合并成立了“华北育才小学”,这些孩子在井陉孙庄和行唐北高里、 度过了难忘的一年多时光。
至今,井陉孙庄村还保留着当年学校的旧址,而以现代化标准建起的“孙庄育才学校”和“行唐育才学校”依然传承着老一辈的革命精神。
三校合并成立“华北育才小学”
在距离省会石家庄市区约50公里处的井陉县孙庄村,有一所“孙庄育才学校”,它的前身是“华北育才小学”,这是一所在战争年代专为培养“红色后代”而成立的小学。
在孙庄育才学校的“校史室”内,一幅幅照片和文字资料,讲述着华北育才小学在这里度过的艰苦岁月。
抗战开始后,陕甘宁边区奔赴前线作战的大批干部子女留在后方无人照管,党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学校,收留干部子弟和烈士遗孤。1938年1月,延安干部子弟学校在延安成立。
1938年4月,陕甘宁边区决定将延安干部子弟学校与延安完小合并成立“延安鲁迅小学”。后由于日军飞机经常侵袭,鲁小与边区中学合并成立边区中学小学部。
1939年2月,边区中学小学部单独建校,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小学部”,简称“延安保小”。
1947年,敌人开始向陕甘宁地区进攻,学校又搬了几次家。在敌后辗转数月,对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影响颇大,因而又决定搬往太行区。从陕甘宁到太行区,爬过高山、越过冰河,经过了两千多里的长途跋涉,面对敌人的包围、敌机的轰炸、寒暑的侵袭、饥饿的威胁,这群孩子们经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终于在当年的8月到达目的地,仍称“延安保小”。
1948年7月1日,华北局决定将延安保小、晋察冀边区的光明小学、晋冀鲁豫边区的邯郸行知学校三校合并,在井陉县孙庄村成立了“华北育才小学”。
500多个孩子来到井陉孙庄
1948年7月,500多个孩子坐汽车来到了井陉县孙庄村。
“好几辆汽车把他们拉到了村里,那还是我第一次见到汽车。” 今年80岁的井陉孙庄村民高学忠老人回忆,这些孩子都比他年龄大,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十五六岁。“他们都穿着军装式样的衣服,说话做事都很有规矩。”后来,他们都被分别安排到孙庄村民家中,开始了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后来村民们才知道,这些孩子都是当时干部的子女和烈士遗孤。
孙庄村至今完好保存着华北育才小学的旧址。孙庄育才学校校长贾彦军介绍,这是一处古旧院落,有正房五间,中间三间打通用作教室,让孩子们读书学习。因条件有限,学校的课堂被分散在多处。
高学忠说,当年村民们都把最好的房屋腾出来给孩子们住、把好东西拿出来给孩子们吃。“学生们吃饭就在我家门前的空地上,我家西边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课堂。”高学忠说,因为学生们都是集体活动,有着严格的纪律,所以一直都没有机会跟他们一起玩耍。“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经常组织活动,给村民们表演节目。”高学忠说,有师生们自己编演的小剧目,还有秧歌,“他们的秧歌扭得很好,村民们都喜欢看。”
“华北育才小学”在孙庄留驻三个月后,在校长郭林的带领下迁往行唐。
800师生奉命迁址行唐
1948年,解放战争形势迅速发展。华北育才小学成立不久,走出山区办学就被提上华北局的议事日程,最后确定迁址行唐,办学地点选在北高里和
村。
“迁来行唐办学的华北育才小学,是一支800多人的庞大队伍。”行唐县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刘云平介绍,1948年10月21日,华北育才小学师生全部到达行唐驻地,以北高里村为总校,分校设在 村。
但华北育才小学到行唐后还未来得及正式开课,就接到华北局通知,国民党傅作义部欲偷袭西柏坡,学校向灵寿山区紧急疏散。
这年11月中旬,敌人偷袭石家庄、西柏坡阴谋失败,华北育才小学奉命返回行唐驻地。“11月10日,接华北局指示,情况已好转,学校仍返行唐原防,迅速复课……”
北高里和 隔河相望,是行唐县最大的两个村子。由于刚刚解放不久,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很差,华北育才小学的师生大都安排到老百姓家里住,课堂、办公室则以祠堂、寺庙等建筑为主。
刘云平介绍,一开始没有课桌,孩子们就把书垫在膝盖上写字;后来,垒了土台、栽了木桩、搭起木板,才算是有了课桌。当地乡亲们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给师生们住,帮助他们拾柴做饭、拆洗被褥、缝补衣服。学生们则每天早晨起来主动帮助群众打水、扫院子、铡草、喂牲口。搬来行唐的第二年,赶上闹灾荒,学校决定每人每天节约二两粮食,帮助困难群众度过灾荒。当年的日子虽然很清苦,但处处彰显着老区人民与华北育才小学师生间的鱼水深情。
1949年7月,华北育才小学师生分三批随党中央迁入北京,改名为“北京育才小学”。
学子始终惦念“第二故乡”
“李铁映、伍绍祖、栗前明、刘瑞生、卢伯英、潘江汉等,当年都是华北育才小学的学生。”孙庄育才学校校长贾彦军介绍。
当年,华北育才小学的孩子们与学校所在地井陉孙庄、行唐北高里和 的村民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分别的时候,大家都依依不舍,村民们都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也都把学校驻地当成了“第二故乡”。
几十年后,当年在华北育才小学学习的孩子们都已经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他们中的许多人走上了领导岗位,也有很多人成为不同行业的专家,但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二故乡”,多次回来“探亲”。
2007年9月,华北育才小学的老校友分别从当年的“延安保小”“光明小学”“行知学校”三所学校出发,重走当年行军路线,最后在孙庄会师,为乡亲们奉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2008年,当年学生中的80多人一同回到了孙庄,寻找当年给予他们温暖的老房东,看望他们的“第二故乡”。
在孙庄育才学校“校史室”内摆放着校友捐赠的各种航天模型。小讲解员指着室内张贴的学生花名册介绍,其中的“罗小金”就是李铁映当年的化名。
李铁映也多次回到“第二故乡”,他曾多次回行唐看望乡亲们,并帮助 村建立了“希望小学”。在李铁映的直接关怀下,在行唐华北育才小学旧址建起了“行唐育才学校”,他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并在新落成的教室黑板上写下了“为中华之振兴而学习”几个大字。
因为华北育才小学的入驻,使得井陉孙庄和行唐北高里、 这几个默默无闻的村庄作为一个个“红色摇篮”,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