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特别报道
品读河北大地上的红色经典⑧
袁静和孔厥两位作家,将最好的青春岁月留在了冀中这片革命的沃土,并且以一部合著的《新儿女英雄传》,记录下冀中人民英勇不屈的抗战历程。
□本报记者 石雅彬
再现敌后人民游击队的光辉历程
去年,河北艺术中心创排了河北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雁翎队》,剧中的部分情节取材于袁静、孔厥合著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反映了一部优秀作品的生命力。
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开始创作于1948年,于1949年5月25日至7月12日由《人民日报》文艺版连载发表,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10月初版发行。
小说以冀中白洋淀为背景,全面再现了抗日战争中敌后人民游击队艰难发展、不断壮大的光辉历程,生动地表现了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小说对白洋淀军民抗战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从而回答了一个中外人士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是怎样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的。
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中共党员黑老蔡发动农民组织抗日自卫队,青年农民牛大水等积极参加,杨小梅等妇女代表相继觉醒并积极投入斗争。尤其是其中的妇女形象,展现了抗战年代边区妇女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和机智、勇敢又不失细腻、温柔的女性特质。
小说的作者之一袁静后来在《关于〈新儿女英雄传〉的创作》一文中写道:“我偶然和我的好友——妇联主任马淑芳同志聊起她参加革命的经过。马淑芳同志的不幸遭遇和曲折的奋斗经历,引起我极大的同情和兴趣,使我有了想要塑造这样一种妇女典型的强烈愿望。”
从创作形式上,这部小说对章回体的传统形式加以改造,表现人民武装斗争的新内容,其传奇性的情节设定和人物塑造,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基调,畅达明快的叙述节奏和叙述语调,使其成为新英雄传奇中成就较高的一部。小说在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加入了较多生活化的细节描写,在塑造英雄人物时加强了心理刻画,从而使它不仅以生动的故事而且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取胜,这也是它区别于同时期其他作品的一大特色。
二人合作,创作出红色经典
在创作《新儿女英雄传》之前,袁静、孔厥二人共同制定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八字“奋斗目标”,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得到大众读者的认可,要使认识1000个字以上的人能够看得懂,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听得懂。在创作中,为了区别于我国古典小说《儿女英雄传》,他们将书名加了个“新”字,定为《新儿女英雄传》。
小说《新儿女英雄传》一经面世,便引起轰动,深受广大读者好评,并在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上获得表彰,郭沫若、谢觉哉等人都对这部作品大加赞扬。郭沫若还在为这部小说所撰写的序言中写道:“这里面进步的人物都是平凡的儿女,但也都是集体的英雄。是他们的平凡品质使我们感觉亲热,是他们的英雄气概使我们感觉崇敬。这无形之间教育了读者,使读者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最真率的面目。读者从这儿可以得到很大的鼓励,来改造自己或推进自己……让我再说一句老实话吧:等这书出版了时,我愿意再读它一两遍。”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新儿女英雄传》一版再版,畅销不衰,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6年10月初版发行后,又多次再版或修订出版。其国内总发行量早已超过百万册,并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10余种文字在国外出版。
此外,该作品还被改编为多种文艺形式,获得了极其广泛的传播。
1951年,《新儿女英雄传》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摄制成同名黑白电影,在捷克斯洛伐克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导演特别荣誉奖,又获得当时的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1993年,它又被改编摄制为14集同名电视连续剧。1966年,这部小说被杨田荣改编为同名评书,1981年又被单田芳改编为40集同名评书,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放。1951年至今,这部小说还被多次改编为同名连环画,由不同出版社多次出版发行,其中一些出版社还数次再版,大量印行。特别是由冯真、李琦、林岗、顾群、邓澍、伍必端绘画,最早于1951年由灯塔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新儿女英雄传》,1998年、2011年又两次被人民美术出版社作为精品连环画再版印行,成为连环画中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之一。
袁静与孔厥,边革命边创作
这部小说的作者袁静和孔厥都不是河北人,但二人将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留在了河北,也将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留给了河北。
袁静,原名袁行规、袁行庄。1914年农历2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武进。袁家世代官俸,蒙熏书香。1930年3月,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经组织安排,她先在天津做地下工作,后又分别在平、津、沪等地做妇女运动工作,其间还参与组织了反帝大同盟等,曾因为从事秘密工作而被捕入狱,面对酷刑坚贞不屈。关于袁静早期的革命经历,天津作家秦文虎曾经撰写过长篇传记文学《作家袁静隐蔽战线革命传奇》,挖掘出她多年隐藏的秘密身份和那些惊天动地的革命往事。
这样一位理想主义女杰,一生都保持着对工作、对革命的无限热情。1945年,袁静在陕甘宁边区根据当地一桩民女封捧儿的封建婚姻案件,创作了一部秦腔剧本《刘巧儿》。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评剧院又将这部秦腔改编为评剧,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主演,在全国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后来,《刘巧儿》又被改编为电影,“刘巧儿”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孔厥,原名郑志万,字云鹏,又名郑挚,1914年出生于江苏。抗战爆发后,他在宜兴任《抗战日报》编辑,并参加上海文化界战地服务团。1938年夏,他来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39-1945年间,他先后任鲁艺文学系研究员及助教,并开始文学创作,以沈毅、孔厥为笔名发表了小说《受苦人》《父子俩》《一个女人的翻身故事》等,其间,他还创作发表了长篇弹词《刘志丹》等。
1947年,受党的委派,袁静、孔厥从延安来到冀中。二人在晋察冀边区文艺协会创作组共事期间,除了合作创作了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还合作撰写了中篇小说《血尸案》和歌剧《兰花花》。
新中国成立后,袁静继续专注于文学创作,长篇小说《伏虎记》是她上世纪80年代的主要作品。她还创作了中篇小说《李大虎和小刺猬》《芳芳和汤姆》以及科普童话集《众英雄和小捣蛋》等10余部儿童文学作品。孔厥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日报》副刊编辑、当时的文化部电影局编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