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新办3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不断提供普惠优质安全的学前教育服务。这项工作已经被写入2021年石家庄市10件惠民实事中。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其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创建工作被连续6年列入市委、市政府利民惠民实事。截至目前,全市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735所,提供普惠学位12.21万个,有效缓解了我市尤其是主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紧缺现状,规范了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并稳定了收费标准,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服务的需求。我市形成了以公益普惠为主体、多种办学形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买服务、幼儿享补助、园所得扶持”的总体思路,2021年,我市继续新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0所。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该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按照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区)已经按照时间节点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促进效能服务提升,力争提前完成全年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创建任务。
市教育局表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创建将经过预算申报、审核抽评、公示认定、奖补提质四个阶段。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后,各县(市)、区将采取“审核公示、打卡发放”的方式,做好奖补资金发放工作,保障资金使用安全。市教育局还将实施三支队伍培训计划,面向优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教师开展专场培训。指导各县(市、区)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手拉手结对帮扶政策,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监管,指导规范办园。
据悉,为确保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市教育局制定了相关保障措施:市级统筹规划指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和扶持办法,监督县(市、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与管理。
各县(市、区)政府是幼儿园管理监督的责任主体,各县(市、区)教育、财政、发改等部门具体负责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相关工作。
建立健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指导价与物价指数联动机制,完善本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管理实施细则,对申报对象、认定程序、认定标准、收费管理、财务审计、奖补政策和退出机制等做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
按照有关规定,指导各县(市、区)制定本辖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创建、管理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扩充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