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5日
第07版:风 物

红薯粥

2021年01月05日

  □宋振东

  冬天来了,气温骤降,天气越来越冷。看到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紫薯、蜜薯、红瓤薯等摆满柜台,我便回想起了老家的红薯和玉米面熬成的红薯粥。

  20世纪70年代中期,农村老家还比较贫穷,粮食连年歉收不够吃,每年冬天都要吃返销粮,就是这样还是经常断顿,每到春天青黄不接的季节,也是人们断粮最严重的时候。

  那时,人们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生产队里除了种玉米,就是多种红薯,因为红薯产量高好管理,于是村子周围到处都是一片一片的红薯地。

  农村老家的土质是沙土地,特别适合种植红薯。红皮白瓤的红薯长得又大又光滑,蒸熟了又面又甜,特别好吃,远近闻名。所以每到秋末红薯收获季节,生产队就组织社员们天天刨红薯,然后按照人头分配,这样家家户户都能从生产队分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红薯。运回家晾晒几天后,人们就将红薯储存到提前挖好的红薯窨子里,吃的时候再随时去拿。那时,村民家里都有红薯窨子,有的甚至有两个。这是因为红薯多一时吃不完,放在屋里怕冻坏,一旦冻了就不好吃了,硬邦邦地咬不动蒸不烂,猪都不爱吃;红薯放在屋里时间久了,还会长黑斑或腐烂发苦,不能食用,所以把红薯放到窨子里比较安全。窨子内恒温保湿,红薯可以一直储存到第二年的春天,不烂不坏、不长斑不变质。

  生产队在组织社员刨红薯时,有的社员干活粗拉,刨的不干净,土里就会遗漏下少量红薯。这时,人们就会拿着铁锨、镢头等农具,再到刨完红薯的地里去揽红薯。有的红薯地被翻过好几遍了,还有“漏网”的红薯。有时运气好,半天能揽一二十斤红薯。不过,揽红薯也有窍门,一般地头上、边上沿上人们容易疏忽的地方,遗漏的红薯较多。小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去别人收获完的土地里揽红薯、揽长果(花生),每次都收获满满。

  冬天农闲的时候,人们为了节省粮食,早饭和晚饭两顿都喝红薯粥,只有中午才吃玉米面饼子。熬红薯粥时,把红薯切成小块,放进铁锅里煮,然后加入适量的玉米面,大火烧开后,再用小火慢慢熬,要边熬边用勺子在锅里搅拌,以免粥热沸出锅外,这样过几分钟红薯粥就熬好了。黏黏的玉米粥、甜甜的红薯块,喝到嘴里特别爽滑,既当饭又当菜,我每顿饭都要喝两大碗。

  另外,有个别讲究的村民把玉米脱皮后,再磨成细细的玉米面,这样熬出来的红薯粥更好喝。

  天冷喝红薯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凉得比较慢,喝了浑身暖和。但刚盛出来的红薯粥特别热,有不知道的上来就喝,不是烫着了嘴唇就是烫疼了舌头,有的吃红薯的时候还会烫着牙齿。所以,喝红薯粥要慢慢来,不能心急。

  有的小孩子喝完了红薯粥、吃完了饭,经常用棉袄袖子擦嘴擦鼻子,时间久了,棉袄袖子被蹭得锃亮锃亮的。

  那时的红薯多是红皮白瓤的,红瓤的很少,不像现在的红薯品种繁多,任由选择。

  天冷了,我经常买些红薯熬粥喝。但是,不管是紫薯、蜜薯还是红瓤薯,熬出来的红薯粥,总感觉少了儿时的味道。是什么呢?思来想去,或许是少了那种单纯追求饱腹的满足感,少了家乡的味道……

2021-01-05 1 1 石家庄日报 content_28610.html 1 红薯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