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7

“三苏先祖”苏味道与“大手笔”李峤

——初唐“苏李”出自石家庄

2022年10月11日

  唐朝是中华诗歌史上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朝初期,有两位杰出的诗人、才子,从石家庄走出去,对唐代律诗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显示了当时石家庄的文脉深厚。他们就是栾城人苏味道与赞皇人李峤,时人合称“苏李”。

  □本报记者 石雅彬

  “火树银花合”——苏味道

  苏味道,赵州栾城(今栾城区)人,唐朝宰相、文学家。他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慧,9岁能写华美的文章和诗句,知名于乡里。

  唐高宗乾封年间,苏味道弱冠之年得中进士,入仕担任咸阳县尉。仪凤四年(公元679年),裴行俭出征突厥阿史那都支部落时,特地征引苏味道担任管书记。后来,故太子李弘妃父裴居道被授左金吾卫将军,访求最负盛名的文学才子替他撰写谢恩表,苏味道下笔成章,写出了一篇文采飞扬的谢恩表,《旧唐书·苏味道传》称其“辞理精密,盛传于代”。

  因为文章出众,武则天建立武周以后,苏味道于延载元年(公元694年)被封为凤阁舍人、检校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职衔),他拜相之时,朝中酷吏横行,官员间互相倾轧,苏味道的政治地位并不稳固。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另一宰相周允元奏告苏味道曾依附于前内史令李昭德,结果苏味道被下狱,后降贬为集州刺史。很快,苏味道又被召回朝中,封为天官侍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他再度拜相,官封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长安四年(公元704年),苏味道请求回乡为已故父亲改葬,武则天诏令赵州和栾城地方官为他提供丧事所需的物资与人力。但苏味道乘机侵毁乡人墓田,役使民力,被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劾,罢相而降贬为眉州刺史,后又转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未成行就去世了,终年58岁,逝后被追赠冀州刺史。这件事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记载。

  苏味道任宰相之时,熟知台阁故事,善于奏对,深受武则天宠信,但他对朝廷政事,常以苟合取容为务,处事圆滑。《旧唐书·苏味道传》记载了他自己说过的话:“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因此,时人称之“苏模棱”。

  尽管为官有瑕疵,但苏味道的诗文才能的确出众,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他一生曾创作了许多诗文,著有文集15卷,但现已亡佚,如今能看到的只是《全唐诗》中的16首诗。其中大多属于应制诗和咏物诗,诗体多为五言,仅一首为七言。

  苏味道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其最为经典的一首作品是《正月十五日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唐代元宵节的节日氛围和社会情状,镂金错彩,韵致流溢,历来为人传诵。另有一首《咏虹》诗:“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沉。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对虹的描写刻画亦颇值得称道。

  苏味道在唐高宗至武则天时期的文坛上享有盛名,对唐代前期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大唐名相狄仁杰曾多次说:“文学蕴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若求文章资历,今之宰臣李峤、苏味道亦足为文吏矣。”狄仁杰与苏李属于同时期的官员,可见当时二人文名之盛。

  苏味道对中国文坛的另一贡献是对苏氏家学的传承起了重要作用。苏味道的二儿子苏份后来在眉山县(现在的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娶妻生子,苏洵所著《嘉祐集》卷13《族谱后录上篇》写道:“(苏味道)以贬为眉州刺史,迁为益州长史。未行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是眉始有苏氏。故眉之苏,皆宗益州长史味道。”苏洵是苏份的第九代子孙,苏洵及其二儿子苏轼、三儿子苏辙,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

  苏味道死后归葬今栾城区苏邱村。墓前正中立有《大唐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苏公味道之墓》石碑。右首立有“眉山发迹”碑,左首立有“三苏发祥”碑。其中眉山发迹碑上“眉山发迹”四字,是为纪念“三苏”父子祖籍起自栾城,发迹于眉山这件盛事,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兵部右侍郎、兼关内总督范志完来栾城视察,所题写的。

  “解落三秋叶”——李峤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今赞皇县)人,不仅是唐代名臣,也是一位颇具影响的文学家。《新唐书·李峤传》载:“(李峤)儿时,梦人遗双笔,自是有文辞。”李峤幼时曾梦到一个神人送给他两支笔,从此学业大进,终成一代文豪,后世遂用“双笔”比喻文才出众。在入仕前,李峤曾与“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杨炯、骆宾王等人交往密切,常以诗作相赠唱和,名声大振。入仕后,随着李峤在仕途上的不断高升,在文学方面的名气也与日俱增,为武后、中宗时期唐代文坛领袖,在唐诗发展史上具有显著影响。其与同僚苏味道、崔融、杜审言齐名,时人合称“文章四友”,晚年又被称为“文章宿老”。李峤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有文集50卷流传于世,但后来有所散佚,现存只有明人所辑的《李峤集》以及录存于《全唐诗》中的5卷诗歌。

  李峤出身赵郡士族之家,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他从小深受家学熏陶和良好的教育,15岁通晓《五经》,且以擅长诗文闻名于乡里。20岁就考中进士。唐高宗末年,因平叛有功,升为给事中。武则天时期任凤阁舍人,负责起草诏命制文,时人称为“大手笔”。他曾三度被拜宰相,成为初唐政坛的一位重臣。

  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峤由麟台少监升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职衔),武则天派他兼修国史,组织编修《三教珠英》。《旧唐书·李峤传》载:“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峤舅天官侍郎张锡入知政事,峤转成均祭酒,罢知政事及修史,舅甥相继在相位,时人荣之。”尽管限于回避制度,李峤退出宰相班子而转任成均祭酒,后又转任文昌左丞、东都留守,但仅仅三年之后,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张锡被罢相,李峤再次入相,先后担任纳言、内史等相职。又过了两年,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即位,李峤被贬为通州刺史。数月后,又被召回京,以吏部尚书之职三度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赐爵赞皇县公。神龙二年,李峤进位中书令。其间,李峤因铨选混乱,“至是官僚倍多,府库减耗”(《旧唐书·李峤传》),曾上疏引咎辞职,并奏陈十余条时政得失,唐中宗认为李峤能自陈失政,于是没有责罚他,还下诏抚慰,并让他官复原职。神龙三年,李峤又被加封修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并封赵国公。景龙三年(公元709年),李峤虽被罢中书令,但是改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依然是宰相职衔。唐睿宗即位,李峤罢相被贬怀州刺史。

  《旧唐书·李峤传》载,中宗驾崩后,李峤曾“密表请处置相王诸子,勿令在京”。玄宗即位,在宫内找到了这份证据,玄宗问大家该如何处置,中书令张说曰:“峤虽不辩逆顺,然亦为当时之谋,吠非其主,不可追讨其罪。”认为李峤不过效忠当时的君主,不应获罪。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曰:“事君之节,危而不变,为臣则忠,贰乃无赦。特进、赵国公李峤,往缘宗、韦弑逆,朕恭行戡定,揖让之际,天命有归,峤有窥觎,不知逆顺,状陈诡计,朕亲览焉。以其早负辞学,累居台辅,妨而莫言,特掩其恶。今忠邪既辨,具物惟新,赏罚倘乖,下人安劝?虽经赦令,犹宜放斥,矜其老疾,俾遂余生,宜听随子虔州刺史畅赴任。”《新唐书》载“贬其为滁州别驾”,让他跟着儿子李畅一起到虔州去,后改为“庐州别驾”,不久,李峤去世,终年70岁。

  除了作为宰相,李峤为后世所称颂的还是他的诗文。他改造齐梁声律理论中的不合理因素,除讲求一联中平仄相“对”外,开始注意上下联之间相“粘”的规则,使得一联之间的叶韵发展为全篇的谐畅。无论咏物、应制、写景、抒怀,皆“风骨高华,句法宏赡,音节雄亮,比偶精严”。他的诗大多属于应制奉和、咏物写景之作,如今留存下来的诗词中,仅咏物诗就有120余首,其中有些内容清新、风格独特的诗作。如今小学课本中选入其咏物诗《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动静兼备,刻画细致入微,颇有意境。还有《中秋月二首》“盈缺青冥外,东风万古吹。何人种丹桂,不长出轮枝。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写得明丽脱俗。

  “月宇临丹地,云窗网碧纱。御筵陈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桥直,城连禁苑斜。承恩恣欢赏,归路满烟霞。”明朝诗论家胡应麟把李峤的这首《侍宴甘露殿应制》与杜审言《早春游望》、陈子昂《晚次乐乡》、沈佺期《宿七盘》、宋之问《扈从登封》等并列为初唐五言律诗之最佳者。唐人张庭芬赞其曰:“藻丽词清,调协律雅。宏溢逾于灵运,密致掩于延年。特茂霜松,孤悬皓月。高标凛凛,千载仰其清芬;明镜亭亭,万象舍其朗耀。味夫纯粹,罕测端倪。”王夫之也称赞:“李峤称‘大手笔’,咏物尤其属意之作,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亦匠笔耳。”

  李峤有一首七言古体诗《汾阴行》,吟咏的是汉武帝巡幸河东祭祀汾阴后土的史事,格调苍凉又不失慷慨豪迈,是初唐文学中少见的优秀作品。唐人所著《本事诗》中记载:“天宝末,玄宗尝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祗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时上春秋已高,问是谁诗,或对曰李峤,因凄然泣下,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又明年,幸蜀,登自卫岭,览眺久之,又歌是词,复言‘李峤真才子’。不胜感叹。时高力士在侧,亦挥涕久之。”元代文学家辛文房所著《唐才子传》是记载唐、五代诗人简要评传的汇编集,也将此轶事收录其中。只是,现今流传下来的这首诗后四句为:“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祗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应是流传过程中出现了谬误。

  

  (参考书目:《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嘉祐集》《君相之间:唐代宰相与政治》《石家庄通史》《石家庄文化通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