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2

“指尖”上的非遗 为乡村发展“添翼”

栾城区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07月12日

  本报讯(记者 杜倩倩 通讯员 王 芳 张思梦)“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对传统土布的吟诵广为流传,栾城区至今仍保留着传统土布织造工艺,在栾城集的销量排行榜上,“三苏土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栾城区土布织造技艺是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第四代非遗传承人冯素芬是河北天康三苏土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三苏土布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轧花、弹花、纺线、浆染、栓布、织布等大小78道工序,全部采用纯手工工艺。为了追求健康环保,冯素芬把不用染色的彩棉当作土布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土布不仅图案花样多,而且纯天然无公害,具有独特的风格。

  冯素芬不仅致力于土布技艺的挖掘开发,还将另一项非遗技术——贴布,与土布纺织巧妙结合,利用贴布的立体质感和花样图案提高产品的整体“颜值”,让土布“潮”起来。制成的床上用品、手提包、家居饰品等系列产品,质地柔软、手感极佳、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 

  为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冯素芬在公司内建立传承栾城古文化的彩棉土布技艺教育中心,培养织布技艺人才。建设各类场馆7个,供游客和学生参观体验,希望大家可以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用心感受,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根脉,去感受传承工艺文化精髓,提升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以“文化+旅游”的经营模式,“企业+传统手工工坊+农户”的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彩棉种植采摘、手工土布制作营销、文化创意产品研发推广、传统文化体验传承”四位一体的发展道路。在2017年被河北省妇联、河北省旅游委、河北省扶贫办评为“河北巾帼乡村旅游示范点”。2018年被评为石家庄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

  “天康三苏土布的研学有助于我们梳理三苏文化要素,这里不仅能使学生们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对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河北师范大学益启研学调研组教师周瑾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栾城区近年来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结合该区特色民俗和乡土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手工艺、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挖掘整合社会资源,集中打造了羊羔美酒、版画、铜艺、“三苏”土布等传统特色文化符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为乡村振兴凝聚精神力量。

关闭